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对未决羁押的控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9页
一、 我国未决羁押存在的问题第9-14页
 (一) 羁押率居高不下第10-11页
 (二) 超期羁押屡禁不绝第11页
 (三) 羁押场所内人身安全事故频发第11-13页
 (四) 警察在侦查活动中的权力过大第13-14页
二、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第14-24页
 (一) 理论观念落后第14-17页
  1. 权力约束异化的诉讼结构第14-15页
  2. 诉讼结果过分追求事实真相第15-16页
  3. 以打击犯罪为主要诉讼目的第16-17页
 (二) 法律制度的缺失第17-22页
  1. 羁押期限与强制措施期限不分第17-18页
  2. 羁押期限与办案期限不分第18-19页
  3. 对羁押替代性措施的属性定位不当第19页
  4. 对羁押决定权、审查权分配不尽合理第19-20页
  5. 对适用羁押的条件规定不完善第20-21页
  6. 羁押场所不中立第21页
  7. 对不服或不当羁押的救济不完善第21-22页
 (三) 司法实践中的原因第22-24页
  1. 司法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消极第22-23页
  2. 人口流动性增加了取保候审难度第23页
  3. 地方党委对司法工作的不当指导第23-24页
三、 对未决羁押进行控制的思路第24-35页
 (一) 理论观念更新第24-27页
  1. 坚持分权制衡原则第24-25页
  2. 树立程序正义观念第25页
  3. 以人权保障为至高原则第25-27页
 (二) 法律制度重构第27-32页
  1. 羁押期限与强制措施期限分离第27页
  2. 羁押期限与办案期限分离第27-28页
  3. 明确羁押替代措施的权利属性第28页
  4. 羁押的决定机关与强制措施的决定机关分离第28-30页
  5. 完善未决羁押的适用条件第30页
  6. 侦查与羁押场所分离第30-31页
  7. 规定对不服或不当羁押的救济第31-32页
 (三) 司法实践改革第32-35页
  1. 增强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第32-33页
  2. 发展职业保证人第33页
  3. 规范地方党委对司法工作的指导第33-35页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后记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刑事庭前会议制度研究
下一篇:论不方便法院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