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9页 |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途径 | 第16-17页 |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细胞遗传学研究 | 第17-19页 |
·芸薹属 ABC 基因组起源关系 | 第17-18页 |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PMCs)研究 | 第18-19页 |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基因组遗传变异研究 | 第19-22页 |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二倍化过程中基因组变异 | 第19-20页 |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二倍化过程中表观遗传变异 | 第20-22页 |
·甲基化变异 | 第20-21页 |
·基因表达变异 | 第21-22页 |
·几种常见的分子标记技术 | 第22-24页 |
·SSR 标记 | 第23页 |
·AFLP 标记 | 第23-24页 |
·SRAP 标记 | 第24页 |
·油菜千粒重的研究 | 第24-26页 |
·千粒重的遗传与 QTL 定位研究 | 第24-25页 |
·环境对千粒重的影响 | 第25-26页 |
·油菜自交亲和性研究 | 第26-27页 |
·自交亲和性分子机制的研究 | 第26页 |
·自交亲和性遗传研究 | 第26-27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二章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鉴定和形态学特征 | 第29-37页 |
·前言 | 第29页 |
·材料方法 | 第29-32页 |
·试验材料 | 第29-30页 |
·试验方法 | 第30-32页 |
·细胞学观察 | 第30页 |
·DNA 提取 | 第30-31页 |
·SSR 分子标记体系 | 第31页 |
·扩增产物的 PAGE 胶检测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形态学特征 | 第32-34页 |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鉴定 | 第34-35页 |
·细胞学鉴定 | 第34页 |
·SSR 分子标记鉴定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千粒重和自交亲和性研究 | 第37-53页 |
·前言 | 第37页 |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千粒重的研究 | 第37-40页 |
·材料方法 | 第37-38页 |
·试验材料 | 第37-38页 |
·试验方法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39页 |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 S_0千粒重测定 | 第38-39页 |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 S_1千粒重测定 | 第39页 |
·讨论 | 第39-40页 |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自交亲和性研究 | 第40-53页 |
·材料方法 | 第40-41页 |
·试验材料 | 第40页 |
·试验方法 | 第40-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50页 |
·不同亲本组合 S1自交亲和性研究 | 第41-47页 |
·不同世代自交亲和指数比较 | 第47-50页 |
·讨论 | 第50-53页 |
·人工合成种不同植株自交亲和性变异广泛性 | 第50-51页 |
·自交亲和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 第51-52页 |
·人工合成自交不亲和甘蓝型油菜在杂交油菜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 第52-53页 |
第四章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细胞遗传稳定性研究 | 第53-60页 |
·前言 | 第53页 |
·材料方法 | 第53-54页 |
·试验材料 | 第53页 |
·试验方法 | 第53-54页 |
·花粉母细胞(PMCs)减数分裂观察 | 第53-54页 |
·花粉活力测定 | 第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58页 |
·花粉母细胞(PMCs)减数分裂观察 | 第54-55页 |
·花粉育性 | 第55-58页 |
·讨论 | 第58-60页 |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 | 第58-59页 |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花粉育性 | 第59-60页 |
第五章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早期世代基因组变异研究 | 第60-73页 |
·前言 | 第60-61页 |
·材料方法 | 第61-63页 |
·试验材料 | 第61页 |
·试验方法 | 第61-63页 |
·基因组 DNA 提取 | 第61页 |
·AFLP 分子标记体系 | 第61-62页 |
·MSAP 分子标记体系 | 第62-63页 |
·条带统计和分析 | 第6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3-70页 |
·形态学变异 | 第63-64页 |
·A 组合基因组 AFLP 检测 | 第64-66页 |
·B 组合基因组 AFLP 检测 | 第66-68页 |
·B 组合 MSAP 分析 | 第68-70页 |
·讨论 | 第70-73页 |
·异源多倍化后基因组变化情况 | 第70-71页 |
·人工合成种遗传及表观遗传变异的基因组来源 | 第71-72页 |
·异源多倍化后的表型变异及可能原因 | 第72-73页 |
全文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3页 |
缩略词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个人简介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