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五代两宋山水画的构图面貌及其思想依托 | 第8-11页 |
·“全景山水”与“边角山水”的构图面貌 | 第8-9页 |
·儒、道哲学思想对五代两宋山水画构图的影响 | 第9-11页 |
第二章 五代两宋山水画章法布局及其审美趋向的演变 | 第11-21页 |
·从“全景山水”的沉积与凝练到“边角山水”的突破与变化 | 第11-13页 |
·从“以大观小”到“以小显大”空间认知方式的演变 | 第13-15页 |
·从“壮丽大美”到“秀丽小趣”造境意识的演变 | 第15-18页 |
·从“真景山水”到“诗意山水”表现手法的演变 | 第18-21页 |
第三章 五代两宋山水画审美趋向变迁的具体表现 | 第21-28页 |
·从“立轴、长卷”到“小品、团扇”幅式形制及其时空意识的演变 | 第21-23页 |
·从“雨点、披麻”到“大斧劈”等皴法及其笔墨语言的演变 | 第23-24页 |
·从“市井平民”到“携琴访友”点景人物及其意境追求的演变 | 第24-28页 |
第四章 影响五代两宋山水画从“全景山水”到“边角山水”的原因 | 第28-33页 |
·时代背景和社会制度 | 第28-29页 |
·地域特征的变迁 | 第29-31页 |
·山水画艺术形式及语言自身发展的演变 | 第31-33页 |
第五章 五代两宋山水画的审美嬗变对后世山水画的影响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附录A:硕士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