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5页 |
目录 | 第15-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39页 |
·选题背景 | 第19-20页 |
·车辆底盘系统集成控制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车辆动力学集成控制的概念 | 第20-21页 |
·车辆动力学集成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车辆动力学集成控制的发展趋势 | 第23-24页 |
·底盘主要子系统技术发展状况 | 第24-33页 |
·转向系统 | 第24-27页 |
·悬架系统 | 第27-31页 |
·轮胎监测系统 | 第31-32页 |
·总线系统 | 第32-33页 |
·顶层设计和协同理论研究概述 | 第33-34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34-35页 |
·底盘集成控制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5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5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35-39页 |
·研究思路 | 第35-36页 |
·主要内容 | 第36-39页 |
第二章 顶层设计和协同理论基础 | 第39-51页 |
·顶层设计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内涵 | 第39-40页 |
·协同理论与模糊关系网 | 第40-44页 |
·协同理论 | 第40-41页 |
·模糊关系网 | 第41-44页 |
·顶层设计和协同理论应用 | 第44-45页 |
·智能子系统的结构及现代控制理论 | 第45-50页 |
·智能子系统的结构 | 第45-46页 |
·现代智能控制理论 | 第46-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整车动力学建模与子系统耦合机理分析 | 第51-73页 |
·轮胎力非线性建模 | 第51-56页 |
·轮胎参数测试 | 第51-53页 |
·轮胎侧向力和垂向力耦合分析 | 第53页 |
·轮胎力非线性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53-56页 |
·车辆系统状态模型建立 | 第56-64页 |
·车身状态模型 | 第56-58页 |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模型 | 第58-60页 |
·可调阻尼减振器模型 | 第60-64页 |
·悬架系统与转向系统的耦合机理研究 | 第64-66页 |
·悬架系统与转向系统的耦合仿真分析 | 第66-71页 |
·稳定性指标分析 | 第67-68页 |
·横摆角速度与侧倾角的关系 | 第68-70页 |
·瞬态响应下的性能指标的相互影响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四章 基于顶层设计的底盘系统协同控制理论及模型 | 第73-85页 |
·底盘系统协同控制的特征分析 | 第73-74页 |
·底盘系统协同控制的顶层设计及建模 | 第74-78页 |
·底盘系统协同控制的顶层设计原则 | 第74-75页 |
·底盘系统的顶层设计框架与协同机制 | 第75-76页 |
·底盘系统的顶层设计工况规则 | 第76-77页 |
·综合性能控制分配模型建立及指标的确定 | 第77-78页 |
·底盘系统的协同控制策略构建 | 第78-80页 |
·底盘系统的协同优化机制建立 | 第78-79页 |
·底盘系统的协同优化流程设计 | 第79-80页 |
·底盘系统协同控制的交互与实现 | 第80-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五章 车辆底盘协同控制底层子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 第85-101页 |
·底层子系统的建模特点及统一智能结构 | 第85-86页 |
·半主动悬架子系统的建立及实现 | 第86-91页 |
·半主动悬架子系统的建立 | 第86-88页 |
·半主动悬架子系统的实现 | 第88-91页 |
·电动助力转向子系统的建立及实现 | 第91-96页 |
·电动助力转向子系统的建立 | 第91-95页 |
·电动助力转向子系统的实现 | 第95-96页 |
·轮胎监测子系统的建立及实现 | 第96-99页 |
·轮胎监测子系统的建立 | 第96-97页 |
·轮胎监测子系统的实现 | 第97-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六章 车辆底盘协同控制系统的仿真试验研究 | 第101-121页 |
·多体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 第101-109页 |
·车辆系统模型 | 第102-107页 |
·驾驶员控制模型 | 第107页 |
·道路模型 | 第107-108页 |
·模型验证 | 第108-109页 |
·车辆底盘协同控制系统的联合仿真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109-118页 |
·随机路面输入工况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109-113页 |
·蛇行路面输入工况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113-114页 |
·纽线输入工况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114-116页 |
·复合输入工况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116-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21页 |
第七章 车辆底盘系统协同控制器及关键零部件设计研究 | 第121-133页 |
·底盘系统FlexRay网络设计 | 第121-123页 |
·网络控制器 | 第122-123页 |
·FlexRay总线驱动器 | 第123页 |
·车辆底盘协同控制器及其软硬件设计 | 第123-126页 |
·微处理器 | 第123-124页 |
·外围设备设计 | 第124-125页 |
·控制器软件设计 | 第125-126页 |
·可调阻尼减振器节流口结构改进设计 | 第126-130页 |
·可调节流口存在的设计问题 | 第126-127页 |
·节流口设计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127页 |
·节流口设计问题的改进措施 | 第127-130页 |
·轮胎监测传感器结构设计 | 第130-131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133页 |
第八章 车辆底盘协同控制系统试验研究 | 第133-153页 |
·车辆底盘协同控制系统的快速原型试验技术 | 第133-134页 |
·车辆底盘协同控制系统的快速原型试验技术应用 | 第134-136页 |
·快速原型试验硬件平台构成 | 第134-135页 |
·快速原型试验流程及软件平台设计 | 第135-136页 |
·车辆底盘协同控制系统的快速原型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136-148页 |
·台架试验设备及原理 | 第136-138页 |
·台架试验内容及结果分析 | 第138-142页 |
·道路试验设备及原理 | 第142-144页 |
·道路试验内容及结果分析 | 第144-148页 |
·车辆底盘协同控制器装车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148-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152-153页 |
第九章 总结 | 第153-157页 |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153-156页 |
·进一步研究及展望 | 第156-157页 |
参考文献 | 第157-165页 |
致谢 | 第165-16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第167-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