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目录 | 第11-17页 |
1 绪论 | 第17-28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7-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2页 |
·非效率投资 | 第19-20页 |
·破产威胁效应 | 第20-21页 |
·债务融资治理 | 第21页 |
·产权性质 | 第21-22页 |
·研究目标与研究框架 | 第22-24页 |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研究框架 | 第22-24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6-2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8-57页 |
·债务融资治理研究 | 第28-34页 |
·债务融资治理机制 | 第28-32页 |
·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 第32-34页 |
·小结 | 第34页 |
·债务融资与非效率投资研究 | 第34-50页 |
·债权代理冲突下债务融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 第35-38页 |
·股权代理冲突下债务融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 第38-45页 |
·债务期限结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 第45-48页 |
·债务来源结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 第48-50页 |
·债务融资与破产威胁效应研究 | 第50-53页 |
·破产程序的目标 | 第50页 |
·破产威胁效应的理论研究与直接证据 | 第50-52页 |
·破产威胁效应的间接证据及其他影响因素 | 第52-53页 |
·文献评述 | 第53-57页 |
·债务融资与非效率投资的文献评述 | 第54-55页 |
·债务融资与破产威胁效应的文献评述 | 第55-57页 |
3 理论分析 | 第57-86页 |
·债务融资契约理论 | 第57-66页 |
·债务契约的不完全性 | 第57-60页 |
·标准债务契约的理论界定 | 第60-62页 |
·基于债务契约视角下的保障债权人利益机制 | 第62-63页 |
·产权与剩余控制权 | 第63-66页 |
·债务融资治理对非效率投资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66-77页 |
·委托代理关系与债务融资治理 | 第66-67页 |
·基于代理冲突视角下的债务融资治理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 第67-73页 |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债务融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 第73-75页 |
·不同期限结构的债务融资治理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 第75-77页 |
·债务融资破产威胁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77-84页 |
·破产威胁效应的理论基础 | 第77-78页 |
·股东与管理者冲突下的破产威胁效应 | 第78-81页 |
·大股东与小股东冲突下的破产威胁效应 | 第81-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4 相关制度背景分析 | 第86-114页 |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特征分析 | 第86-98页 |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总体状况分析 | 第86-89页 |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期限结构分析 | 第89-94页 |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来源结构分析 | 第94-98页 |
·制度特征与债务融资治理 | 第98-102页 |
·产权性质、预算软约束与债务融资治理 | 第98-100页 |
·产权性质、政治联系与债务融资治理 | 第100-102页 |
·新旧《企业破产法》的比较 | 第102-106页 |
·旧破产法律规范的不足 | 第102-104页 |
·新破产法律规范的改进 | 第104-106页 |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特征 | 第106-114页 |
·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分置 | 第106-109页 |
·董事会特征 | 第109-111页 |
·管理者激励 | 第111-114页 |
5 债务融资对非效率投资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114-151页 |
·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114-120页 |
·产权性质、债务总额与非效率投资 | 第114-116页 |
·产权性质、债务来源与非效率投资 | 第116-119页 |
·产权性质、债务期限与非效率投资 | 第119-120页 |
·研究设计 | 第120-126页 |
·研究思路 | 第120-121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121页 |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第121-126页 |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第126-136页 |
·国有上市公司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126-128页 |
·非国有上市公司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128-130页 |
·产权性质与组间比较 | 第130-132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132-136页 |
·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136-147页 |
·国有与非国有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组间分析 | 第136页 |
·非效率投资动因检验模型回归结果 | 第136-138页 |
·国有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非效率投资分析 | 第138-140页 |
·非国有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非效率投资分析 | 第140-142页 |
·国有上市公司政治联系、债务融资与非效率投资分析 | 第142-145页 |
·非国有上市公司政治联系、债务融资与非效率投资分析 | 第145-147页 |
·稳健性检验 | 第147-150页 |
·本章小结 | 第150-151页 |
6 债务融资与破产威胁效应的实证检验 | 第151-179页 |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151-157页 |
·产权性质、债务总额与破产威胁效应 | 第151-153页 |
·产权性质、债务来源与破产威胁效应 | 第153-156页 |
·产权性质、债务期限与破产威胁效应 | 第156-157页 |
·研究设计 | 第157-162页 |
·研究思路 | 第157-158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158页 |
·财务困境的定义及度量 | 第158-159页 |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第159-162页 |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第162-169页 |
·国有上市公司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162-164页 |
·非国有上市公司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164-165页 |
·产权性质与组间比较 | 第165-166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166-169页 |
·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169-177页 |
·国有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破产威胁效应 | 第169-171页 |
·非国有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破产威胁效应 | 第171-173页 |
·国有上市公司中新破产法实施、债务融资与破产威胁效应 | 第173-175页 |
·非国有上市公司中新破产法实施、债务融资与破产威胁效应 | 第175-177页 |
·稳健性检验 | 第177-178页 |
·本章小结 | 第178-179页 |
7 主要结论和政策性建议 | 第179-184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79-181页 |
·政策性建议 | 第181-183页 |
·研究局限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183-18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184-185页 |
参考文献 | 第185-205页 |
后记 | 第205-2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