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53页 |
| ·光谱成像技术概念与分类 | 第12-13页 |
| ·光谱成像仪的应用 | 第13-16页 |
| ·光谱成像技术特点与发展 | 第16-31页 |
| ·滤光片型光谱成像技术 | 第16-17页 |
| ·棱镜色散型光谱成像技术 | 第17-18页 |
| ·光栅衍射型光谱成像技术 | 第18-19页 |
| ·傅里叶变换型光谱成像技术 | 第19-29页 |
| ·光谱成像技术比较与发展方向 | 第29-31页 |
| ·时间调制傅里叶变换光谱成像技术 | 第31-49页 |
| ·技术特点与分类 | 第31-32页 |
| ·研究现状 | 第32-47页 |
| ·本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第2章 傅里叶变换光谱成像技术基础理论 | 第53-67页 |
| ·干涉图与光谱图 | 第53-55页 |
| ·分辨率与仪器线型函数 | 第55-58页 |
| ·干涉图采样理论 | 第58-59页 |
| ·相位误差影响 | 第59-61页 |
| ·误差来源 | 第59-60页 |
| ·修正与消除 | 第60-61页 |
| ·动镜失调和运动精度的要求 | 第61-65页 |
| ·动镜失调 | 第61-64页 |
| ·运动非均匀性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 第3章 多光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 第67-124页 |
| ·概念的提出 | 第67-71页 |
| ·背景需求 | 第67-68页 |
| ·技术发展 | 第68-71页 |
| ·基本原理和特点 | 第71-89页 |
| ·角镜干涉仪 | 第72-73页 |
| ·多光程分区模型 | 第73-83页 |
| ·多光程的变化 | 第83-84页 |
| ·多光程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 第84-89页 |
| ·光程差分析 | 第89-96页 |
| ·轴上光线光程差 | 第90-94页 |
| ·轴外光线光程差 | 第94-95页 |
| ·附加光程差 | 第95-96页 |
| ·误差容限分析 | 第96-117页 |
| ·光束偏差对干涉图和重建光谱的影响 | 第96-102页 |
| ·加工与装调误差 | 第102-111页 |
| ·运动误差 | 第111-117页 |
| ·动臂构型分析与空间光线关系 | 第117-1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1-124页 |
| 第4章 用于大气探测的多光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系统设计与仿真 | 第124-157页 |
| ·现状分析 | 第124-125页 |
| ·傅里叶变换大气光谱探测仪主要技术指标分析 | 第125-135页 |
| ·光谱范围设计 | 第125-127页 |
| ·光谱分辨率设计 | 第127-128页 |
| ·系统能量分析 | 第128-135页 |
| ·多光程傅里叶变换大气光谱探测仪方案设计 | 第135-149页 |
| ·光学系统设计 | 第135-139页 |
| ·电子学系统 | 第139-144页 |
| ·动镜的驱动与控制 | 第144-146页 |
| ·定标方案 | 第146-149页 |
| ·系统仿真 | 第149-1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5-157页 |
| 第5章 反射转镜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应用研究 | 第157-202页 |
| ·现状与需求 | 第157-159页 |
| ·转镜式傅里叶变换光谱技术 | 第159-161页 |
| ·反射转镜式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基本原理和主要优点 | 第161-164页 |
| ·工作原理 | 第161-162页 |
| ·主要优点 | 第162-163页 |
| ·技术应用 | 第163-164页 |
| ·反射转镜式傅里叶变换大气光谱探测仪性能 | 第164-166页 |
| ·反射转镜式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测量气体成分方法 | 第166-168页 |
| ·反射转镜式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定量分析气体成分算法设计 | 第168-175页 |
| ·Beer-Lambert 定律 | 第168页 |
| ·透过率谱和吸光度 | 第168-169页 |
| ·吸收截面 | 第169-173页 |
| ·浓度反演 | 第173-175页 |
| ·反射转镜式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大气成分观测 | 第175-192页 |
| ·水汽的观测与浓度反演 | 第176-182页 |
| ·CO2的观测与浓度反演 | 第182-190页 |
| ·反演精度与仪器性能的关系 | 第190-192页 |
| ·针对改善仪器光谱分辨率的一些思考 | 第192-199页 |
| ·改进的新方案原理 | 第192-193页 |
| ·光程差分析 | 第193-19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9-200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0-202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202-204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2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