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祁昆地区新元古代构造—岩相古地理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6页 |
| ·项目依托及选题依据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技术路线及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13-16页 |
| ·工作方案 | 第13-15页 |
|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15-16页 |
| 第2章 秦祁昆地区大地构造分区 | 第16-18页 |
| ·秦祁昆地区大地构造分区 | 第16页 |
| ·秦祁昆地区构造分区特征 | 第16-18页 |
| 第3章 秦祁昆地区地层系统 | 第18-37页 |
| ·秦祁昆地区前寒武系分布特征 | 第18-20页 |
| ·秦祁昆地区特征事件地层 | 第20-37页 |
| ·甘肃肃南白杨沟白杨沟组剖面 | 第20-25页 |
| ·甘肃永昌县韩母山群剖面 | 第25-29页 |
| ·宁夏银川苏峪口正目观组剖面 | 第29-32页 |
| ·新疆叶城铁克里克剖面 | 第32-37页 |
| 第4章 秦祁昆地区构造古地理划分 | 第37-49页 |
| ·构造古地理划分依据 | 第37-38页 |
| ·蛇绿岩带 | 第37页 |
| ·A 型花岗岩及基性岩墙 | 第37-38页 |
| ·沉积地层及构造 | 第38页 |
| ·秦祁昆地区新元古代构造古地理划分 | 第38页 |
| ·秦祁昆地区新元古代各构造单元的特征 | 第38-49页 |
| ·阿拉善古陆 | 第38-39页 |
| ·敦煌古陆 | 第39页 |
| ·北祁连陆内-陆间裂谷 | 第39-41页 |
| ·祁连陆块 | 第41-42页 |
| ·柴北缘赛什腾山—锡铁山陆内-陆间裂谷 | 第42-44页 |
| ·柴达木陆块 | 第44-45页 |
| ·阿尔金陆块 | 第45页 |
| ·东昆仑陆内-陆间裂谷 | 第45-46页 |
| ·昆中陆块 | 第46页 |
| ·塔里木陆块 | 第46-47页 |
| ·巴彦喀拉洋盆 | 第47页 |
| ·北羌塘陆块 | 第47-49页 |
| 第5章 新元古代构造-岩相古地理格局 | 第49-50页 |
| 第6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0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附录 | 第56-57页 |
| 附图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