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号说明 | 第1-9页 |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1 引言 | 第13-30页 |
| ·PRRSV病原学特征 | 第13-15页 |
| ·PRRSV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15-18页 |
| ·基因组结构 | 第15-17页 |
| ·5’端非编码区(5'-UTR) | 第17-18页 |
| ·3’端非编码区(3'-UTR) | 第18页 |
| ·PRRSV蛋白组学特征 | 第18-22页 |
| ·非结构蛋白 | 第18页 |
| ·结构蛋白 | 第18-22页 |
| ·PRRSV免疫学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 ·体液免疫反应 | 第22-23页 |
| ·细胞免疫反应 | 第23-24页 |
| ·PRRSV的致病机制 | 第24页 |
| ·PRRSV的预防及控制 | 第24-25页 |
| ·PRRSV受体的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 ·非肌肉肌球蛋白Ⅱ型重链A | 第26-27页 |
| ·PRRSV与抗独特型抗体 | 第27-29页 |
| ·抗独特型抗体概述 | 第27-28页 |
| ·抗独特型抗体与疾病治疗 | 第28页 |
| ·PRRSV与抗独特型抗体 | 第28-29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9-30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0-49页 |
| ·材料 | 第30-34页 |
| ·细胞及毒株 | 第30页 |
| ·实验试剂及耗材 | 第30页 |
| ·质粒及受体菌 | 第30-31页 |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31-33页 |
| ·主要设备及仪器 | 第33-34页 |
| ·方法 | 第34-49页 |
| ·截短和缺失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第34-40页 |
| ·PRA蛋白与Mab2-5G2结合域的鉴定 | 第40-41页 |
| ·突变和截短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第41页 |
| ·PRA蛋白与Mab2-5G2结合位点的鉴定 | 第41-42页 |
| ·截短、缺失和突变蛋白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影响 | 第42-45页 |
| ·杆状病毒转移载体质粒pFastBac HTB-PRA的构建 | 第45页 |
| ·重组杆粒Bacmid-PRA的构建 | 第45页 |
| ·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及病毒滴度测定 | 第45页 |
| ·重组PRA蛋白表达的鉴定 | 第45-46页 |
| ·Ni柱纯化真核表达的重组PRA蛋白 | 第46页 |
| ·IFA验证重组PRA蛋白与Marc-145细胞的相互作用 | 第46页 |
| ·重组PRA蛋白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影响 | 第46-47页 |
| ·免疫共沉淀实验鉴定PRA蛋白与CD163的相互作用 | 第47-49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9-64页 |
| ·截短、缺失和突变基因扩增结果 | 第49页 |
| ·PCR鉴定重组质粒 | 第49-50页 |
| ·SDS-PAGE鉴定截短、缺失和突变蛋白的表达和纯化结果 | 第50-51页 |
| ·Ⅰ-ELISA鉴定截短、缺失和突变蛋白的表达 | 第51页 |
| ·Western Blot鉴定NMHC Ⅱ-A与Mab2-5G2的结合域和结合位点 | 第51-52页 |
| ·Ⅰ-ELISA鉴定NMHC Ⅱ-A与Mab2-5G2的结合域和结合位点 | 第52-53页 |
| ·IFA鉴定截短、缺失和突变蛋白与Marc-145细胞的结合 | 第53-54页 |
| ·活细胞工作站实时观察截短、缺失和突变蛋白对Marc-145细胞正常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54页 |
| ·VNT检测截短、缺失和突变蛋白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54-55页 |
| ·FFN检测截短、缺失和突变蛋白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55-56页 |
| ·荧光定量PCR检测截短、缺失和突变蛋白对Marc-145细胞内NMHCⅡA和CD163mRNA的相对转录水平的影响 | 第56-57页 |
| ·Western Blot检测截短、缺失和突变蛋白对Marc-145细胞内_1HC IIA禾口 cm 6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57页 |
| ·PCR扩增PRA基因 | 第57-58页 |
| ·转移载体质粒pFastBac HTB-PRA的酶切和PCR鉴定 | 第58页 |
| ·重组杆粒Bacmid-PRA的PCR鉴定 | 第58页 |
| ·真核重组PRA蛋白的鉴定及表达条件优化 | 第58-59页 |
| ·病毒滴度测定 | 第59页 |
| ·IFA验证真核重组PRA蛋白与Marc-145细胞的相互作用 | 第59-60页 |
| ·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纯化的真核PRA蛋白 | 第60-61页 |
| ·真核重组PRA蛋白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影响 | 第61-62页 |
| ·病毒中和试验(VNT)检测真核重组PRA蛋白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61-62页 |
| ·荧光聚焦中和试验(FFN)检测真核重组PRA蛋白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62页 |
| ·免疫共沉淀实验鉴定结果 | 第62-64页 |
| 4 讨论 | 第64-67页 |
| ·NMHC Ⅱ-A与Mab2-5G2的结合域及结合位点的鉴定 | 第64-65页 |
| ·截短、缺失和突变蛋白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抑制作用的探究 | 第65页 |
| ·PRA蛋白的真核表达及对PRRSV感染的抑制作用 | 第65页 |
| ·PRA蛋白与Marc-145细胞内PRRSV受体相互作用探究 | 第65-67页 |
| 5 结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