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连铸控制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第10-11页 |
| ·结晶器液位控制技术的意义和趋势 | 第11-12页 |
| ·中间包冶金技术的重要性 | 第11-12页 |
| ·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的重要性 | 第12页 |
| ·项目背景及主要工作内容 | 第12-14页 |
| 第2章 连铸机系统概述及工艺介绍 | 第14-26页 |
| ·连铸机系统工艺 | 第14-15页 |
| ·连铸机设备技术参数 | 第15-16页 |
| ·板坯连铸机设备组成与功能介绍 | 第16-21页 |
| ·结晶器 | 第16-18页 |
| ·钢水包回转台 | 第18页 |
| ·中间包及中间包车 | 第18-19页 |
| ·中间包塞棒 | 第19-20页 |
| ·冷却系统 | 第20页 |
| ·拉矫系统 | 第20-21页 |
| ·结晶器液位控制方式分析 | 第21-24页 |
| ·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结构与原理 | 第22页 |
| ·塞棒控制系统原理 | 第22-23页 |
| ·影响塞棒机构稳定的主要因素及采取措施 | 第23-24页 |
| ·结晶器液位控制难点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设计 | 第26-40页 |
| ·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构成 | 第26-27页 |
| ·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硬件配置 | 第27-31页 |
| ·上位机系统配置及功能 | 第27页 |
| ·下位机PLC系统配置及功能 | 第27-31页 |
| ·液位检测方法 | 第31-34页 |
| ·液位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 | 第34-37页 |
| ·影响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稳定的因素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4章 结晶器液位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第40-68页 |
| ·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建模 | 第40-45页 |
| ·结晶器液位控制策略 | 第40-42页 |
| ·结晶器液位系统控制对象模型 | 第42-45页 |
| ·模糊PID控制系统设计 | 第45-48页 |
| ·模糊控制系统的特点和构成 | 第45-47页 |
| ·模糊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47-48页 |
| ·模糊PID参数自整定控制器的设计 | 第48-61页 |
|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 | 第49-50页 |
| ·模糊论域、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的确定 | 第50-53页 |
| ·采样时间的选取 | 第53-54页 |
| ·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 第54-56页 |
| ·模糊控制规则的建立 | 第56-59页 |
| ·模糊PID参数自整定解模糊算法与工程处理 | 第59-61页 |
| ·结晶器液位模糊PID参数自整定控制系统的现场应用 | 第61-66页 |
| ·系统的稳态性能 | 第64-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第5章 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第68-80页 |
| ·下位机软件设计 | 第68-73页 |
| ·STEP 7软件介绍 | 第68-69页 |
| ·板坯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第69-73页 |
| ·上位机WinCC软件 | 第73-78页 |
| ·WinCC软件介绍及系统组成 | 第73-74页 |
| ·结晶器液位数字监控系统 | 第74-78页 |
| ·结晶器液位模糊PID参数自整定控制系统运行效果 | 第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