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农场论文

结构功能主义与内卷化理论视阈下云南农垦组织改革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导论第14-49页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4-24页
  一、 研究背景第14-16页
  二、 问题提出第16-23页
  三、 研究意义第23-24页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第24-34页
  一、 国内相关研究第25-31页
  二、 国外相关研究第31-32页
  三、 既有研究的共识、局限与理论空间第32-34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第34-40页
  一、 研究方法第34-36页
  二、 资料来源第36-40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第40-43页
  一、 研究思路第40-41页
  二、 章节安排第41-43页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43-49页
  一、 研究创新第43-47页
  二、 研究局限第47-49页
第二章 结构功能主义、内卷化与农垦组织研究的契合第49-92页
 第一节 结构功能主义及其方法论意义第49-64页
  一、 结构功能主义的产生与新功能主义的发展第49-54页
  二、 结构功能主义的“整合-分化”理论逻辑第54-59页
  三、 结构功能主义的方法论解读第59-64页
 第二节 “内卷化”概念与其基本规定性第64-78页
  一、 内卷化概念的溯源与拓展第64-68页
  二、 内卷化概念的基本内涵第68-72页
  三、 内卷化概念的定性分析第72-78页
 第三节 理论应用分析第78-92页
  一、 组织结构功能研究理论的借鉴与反思第78-82页
  二、 相关理论的契合性第82-86页
  三、 农垦组织、组织结构功能相对优势与组织内卷化第86-92页
第三章 组织结构功能转型与内卷化理论建构第92-127页
 第一节 “特殊公权力组织理性”的前提分析第92-101页
  一、 从“经济人”到“政治人”第93-96页
  二、 “政治人理性”与公权力组织第96-99页
  三、 本研究前提:“特殊公权力组织”理性第99-101页
 第二节 理论框架构建与命题第101-113页
  一、 第一层次:环境既定情境及其与组织的互动第102-104页
  二、 第二层次:组织结构功能转型——整合与分化第104-109页
  三、 第三层次:组织变革方向的期望与其偏离性第109-113页
 第三节 研究的相关命题第113-127页
  一、 云南农垦组织的嵌入环境:层级权力体制及其利益形构第113-117页
  二、 云南农垦组织结构功能变革第117-123页
  三、 云南农垦组织的内卷化第123-127页
第四章 云南农垦组织的发生与结构功能演进第127-189页
 第一节 组织的形成环境与发生机制第127-136页
  一、 云南区域自然历史状况与文化积淀第127-131页
  二、 建国初期的国家整合需求与农垦第131-134页
  三、 云南农垦组织的发生机制第134-136页
 第二节 组织结构功能的演进与扩展第136-167页
  一、 农垦组织角色设计第137-143页
  二、 结构演进:组织制度与管理体制第143-155页
  三、 功能扩展:组织资源与功能分析第155-167页
 第三节 微观透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农垦改革第167-184页
  一、 调查对象选择第167-169页
  二、 组织改革与资源分析第169-172页
  三、 组织结构的变迁第172-179页
  四、 组织功能的扩展第179-184页
 第四节 小结第184-189页
  一、 组织结构功能改革的特征第184-187页
  二、 “结构功能双重性”的相对优势第187-189页
第五章 云南农垦组织结构功能的内卷化与重构第189-236页
 第一节 宏观环境变化与组织危机第189-198页
  一、 宏观制度变化下的背景第189-191页
  二、 组织原有相对优势的解体第191-194页
  三、 群体性事件与组织危机第194-198页
 第二节 云南农垦组织内卷化——以勐养、东风农场为例第198-216页
  一、 个案选择与实证方法第198-200页
  二、 云南农垦组织的内卷化困境第200页
  三、 组织结构内卷化分析第200-206页
  四、 组织功能内卷化考察第206-216页
 第三节 组织结构功能的重构探索第216-230页
  一、 云南农垦组织的“二次创业”改革第217-220页
  二、 云南农垦组织的属地化改革第220-223页
  三、 改革思路的比较分析第223-228页
  四、 组织职能定位第228-230页
 第四节 小结第230-236页
  一、 组织相对优势变迁与内卷化第230-232页
  二、 组织结构功能的整合与分化第232-236页
第六章 云南农垦内卷化突破与组织转型第236-258页
 第一节 政策介入路径选择第236-243页
  一、 新形势下对农垦组织功能的再认识第236-238页
  二、 政策支持原则与走向第238-240页
  三、 政策分类支持第240-243页
 第二节 组织“内卷化”的突破与结构功能转型第243-251页
  一、 农垦组织的发展逻辑第243-244页
  二、 组织“内卷化”的突破第244-249页
  三、 农垦组织的结构功能转型第249-251页
 第三节 农垦组织与环境支持第251-258页
  一、 组织社会支持的重建第252-253页
  二、 区域异质性资源禀赋与组织相对优势第253-255页
  三、 组织相对优势的扩展第255-258页
第七章 结语第258-267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258-262页
 第二节 后续研究第262-267页
  一、 现实问题的分析第262-264页
  二、 利益边疆研究视角的拓展第264-267页
参考文献第267-274页
致谢第274-276页
附录第276-283页
 附录1. 调查问卷:关于云南农垦发展的认识调查第276-279页
 附录2. 建国以后有关云南农垦重要政策、讲话与文件汇总第279-281页
 附录3. 云南省各地农垦分局、国营农场简况表第281-28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83-284页

论文共2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下一篇:垄断资本主导的世界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与粮食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