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束鹿凹陷湖相泥灰岩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研究

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7-8页
详细摘要第8-11页
DetailedAbstract第11-17页
1 绪论第17-29页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7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概述第17-26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6-27页
     ·研究内容第26页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26-27页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第27-29页
     ·主要工作成果第27-28页
     ·创新点第28-29页
2 区域地质背景第29-41页
   ·研究区概况第29-30页
   ·构造背景第30-37页
     ·构造演化特征第30-31页
     ·构造展布特征第31-37页
   ·油组划分与层序特征第37-40页
     ·油组划分第37-39页
     ·层序特征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3 生油潜力评价第41-63页
   ·泥灰岩厚度及分布第41-42页
   ·有机质丰度及类型第42-48页
     ·有机质丰度第42-45页
     ·有机质类型第45-48页
   ·热演化及排烃研究第48-58页
     ·热演化第48-50页
     ·排烃研究第50-52页
     ·油源对比第52-58页
   ·资源量估算第58-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4 储集体评价第63-107页
   ·储集体类型及成因第63-74页
     ·储集体类型第63-72页
     ·沉积成因第72-74页
   ·储集体评价第74-88页
     ·储集空间及储集性能第74-80页
     ·成岩作用及成岩阶段划分第80-84页
     ·储集体评价第84-88页
   ·有利储层分布第88-104页
     ·沉积相划分第88-92页
     ·有利储集岩相带预测第92-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7页
5 裂缝型储层分布预测第107-127页
   ·储层裂缝的形成机制及控制因素分析第107-111页
     ·裂缝形成的力学机制第107-109页
     ·裂缝的控制因素分析第109-111页
   ·裂缝分布预测第111-125页
     ·研究与预测技术思路第111-112页
     ·拟声波阻抗反演第112-113页
     ·频谱成像第113-115页
     ·纵波地震各向异性裂缝检测分析第115-120页
     ·有利储层油气检测分析第120-123页
     ·有利储层预测效果分析及建议第123-125页
     ·下步目标区建议第125页
   ·本章小结第125-127页
6 泥灰岩油气藏分布及勘探方向第127-135页
   ·泥灰岩油气藏特征第127-130页
   ·有利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第130-134页
   ·本章小结第134-135页
7 结论与创新第135-137页
   ·结论第135-136页
   ·创新点第136-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3页
致谢第143-145页
作者简介第145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5页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对外援助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水垫带式输送机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