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发电模拟装置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潮流能及其特点 | 第12页 |
·国内外潮流能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潮流能利用技术 | 第15-19页 |
·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 | 第15-17页 |
·竖轴潮流能水轮机 | 第17页 |
·升力阻力型潮流能装置 | 第17-18页 |
·振荡式水翼潮流能装置 | 第18-19页 |
·潮流能模拟装置 | 第19-20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0-21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潮流发电模拟装置的理论基础 | 第22-33页 |
·引言 | 第22页 |
·贝兹理论 | 第22-24页 |
·水轮机的特性 | 第24-26页 |
·叶轮的叶尖速比 | 第24页 |
·潮流能利用系数C_P | 第24-25页 |
·机械能输入输出功率 | 第25-26页 |
·水轮机的最大潮流能捕获原理与控制策略 | 第26-28页 |
·水轮机输出特性的仿真与分析 | 第28-32页 |
·水轮机输出特性的建模 | 第28-30页 |
·水轮机输出特性的仿真分析 | 第30-31页 |
·潮流发电特性的折算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潮流能发电机组模拟器的拓扑结构分析与建模 | 第33-46页 |
·引言 | 第33页 |
·潮流能发电机组模拟器的几种拓扑结构 | 第33-36页 |
·BUCK 变换器 | 第33-34页 |
·BUCK-BOOST 变换器 | 第34页 |
·反激变换器 | 第34-35页 |
·正激变换器 | 第35页 |
·桥式变换器 | 第35-36页 |
·潮流模拟器拓扑选择 | 第36-37页 |
·BUCK-BOOST 变换器的设计 | 第37-45页 |
·BUCK-BOOST 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第37-39页 |
·BUCK-BOOST 变换器主电路参数设计 | 第39-40页 |
·BUCK-BOOST 电路的建模与控制参数设计 | 第40-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潮流发电模拟装置的软硬件设计 | 第46-65页 |
·引言 | 第46页 |
·潮流发电模拟装置系统结构概述 | 第46页 |
·主电路及相关电路设计 | 第46-59页 |
·主电路设计要求 | 第46-47页 |
·功率开关管的设计 | 第47页 |
·开关管驱动和保护电路的设计 | 第47-53页 |
·系统关断吸收电路的设计 | 第53-55页 |
·主电路整流侧电容 | 第55-59页 |
·系统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59-62页 |
·控制芯片的选定 | 第59页 |
·信号捕获和调理电路的设计 | 第59-61页 |
·保护电路设计 | 第61-62页 |
·电磁兼容性 | 第62-63页 |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63-64页 |
·主程序的设计 | 第63页 |
·中断子程序设计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系统仿真和实验结果分析 | 第65-74页 |
·引言 | 第65页 |
·潮流发电模拟装置的仿真 | 第65-68页 |
·潮流发电模拟装置的实验分析 | 第68-73页 |
·传感器实验分析 | 第68-70页 |
·功能实验及分析 | 第70-72页 |
·潮流模拟装置实验及分析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