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6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及论文的组织 | 第19-22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论文的组织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图切剖面数据模型的建立 | 第22-30页 |
| §2.1 图切剖面概念模型 | 第22-24页 |
| ·地层概念模型 | 第22页 |
| ·地质构造概念模型 | 第22-23页 |
| ·图切剖面概念模型 | 第23-24页 |
| §2.2 图切剖面逻辑模型 | 第24-28页 |
| ·地层逻辑模型 | 第24-25页 |
| ·地质构造逻辑模型 | 第25-27页 |
| ·图切剖面逻辑模型 | 第27-28页 |
| §2.3 图切剖面计算数据模型 | 第28-29页 |
| §2.4 图切剖面绘制数据模型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图切地质剖面生成算法及过程 | 第30-42页 |
| §3.1 图切剖面算法及步骤 | 第30-40页 |
| ·所需数据 | 第30-31页 |
| ·地层分界线生成 | 第31-35页 |
| ·地形线、边界线、坐标轴生成 | 第35-36页 |
| ·地层面生成 | 第36-38页 |
| ·纹理填充 | 第38-39页 |
| ·图面打印 | 第39-40页 |
| §3.2 基于ArcEngine的图切剖面绘制过程 | 第40-42页 |
| ·图切剖面绘制数据模型生成 | 第40-41页 |
| ·图切剖面绘制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图切剖面技术设计与实现——以三峡库区杨老山、郭家坝、归州镇地区为例 | 第42-64页 |
| §4.1 图切剖面分析与设计 | 第42-54页 |
| ·设计要求 | 第42页 |
| ·实现目标 | 第42-43页 |
| ·图切剖面模型数据结构 | 第43-44页 |
| ·空间数据库建设 | 第44-49页 |
| ·属性数据库建设 | 第49-53页 |
| ·整体结构设计 | 第53-54页 |
| §4.2 功能实现与结果 | 第54-64页 |
| ·开发平台 | 第54-55页 |
| ·功能实现 | 第55-56页 |
| ·结果 | 第56-62页 |
| ·结果分析说明 | 第62-64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 §5.1 论文总结 | 第64-65页 |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64-65页 |
| ·论文创新 | 第65页 |
| §5.2 需要进一步完成的工作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