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栽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及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前言 | 第8-18页 |
· | 第10-11页 |
·菊花品种培育史 | 第10页 |
·菊花传统分类法 | 第10-11页 |
·国外菊花分类法 | 第11页 |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意义 | 第11-12页 |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形态标记 | 第12-13页 |
·细胞学标记 | 第13页 |
·生化标记 | 第13-14页 |
·分子标记 | 第14页 |
·各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 第14-15页 |
·RAPD 标记的原理及特点 | 第14页 |
·SCAR 标记的原理及特点 | 第14页 |
·RFLP 标记的原理及特点 | 第14-15页 |
·ISSR 标记的原理及特点 | 第15页 |
·AFLP 和 SSR 标记的原理及特点 | 第15-16页 |
·AFLP 分子标记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上的应用 | 第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2 菊花遗传多样性的 AFLP 分析 | 第18-30页 |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试验方法 | 第18-24页 |
·菊花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18页 |
·菊花 AFLP 分析体系 | 第18-21页 |
·变性 PAGE 电泳 | 第21页 |
·银染程序 | 第21-22页 |
·引物筛选 | 第22-23页 |
·数据分析 | 第23页 |
·试剂的配制 | 第23-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0页 |
·菊花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24页 |
·预扩增 | 第24-25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 第25页 |
·引物筛选 | 第25页 |
·不同引物组合扩增结果的多态性分析 | 第25-26页 |
·多态信息含量(PIC) | 第26-27页 |
·分子标记指数(MI) | 第27页 |
·平均分辨率(RP) | 第27页 |
·菊花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7-30页 |
3 菊花 SSR 分子标记的开发 | 第30-40页 |
·试验材料 | 第30页 |
·试验方法 | 第30-36页 |
·菊花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30页 |
·基因组 DNA 酶切 | 第30-31页 |
·酶切产物连接 | 第31页 |
·稀释的连接产物预扩增 | 第31页 |
·杂交 | 第31-32页 |
·富集 | 第32页 |
·DNA 沉淀 | 第32页 |
·富集产物扩增 | 第32-33页 |
·PCR 产物纯化与 TA 克隆 | 第33页 |
·转化 | 第33页 |
·涂板及阳性克隆的挑选 | 第33-34页 |
·阳性克隆的鉴定 | 第34页 |
·测序与引物设计 | 第34-35页 |
·优化与检测设计的引物 | 第35页 |
·试剂的配制 | 第35-36页 |
·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菊花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36-37页 |
·DNA 酶切 | 第37页 |
·稀释的连接产物预扩增 | 第37页 |
·杂交产物扩增 | 第37-38页 |
·蓝白斑筛选 | 第38页 |
·阳性克隆鉴定 | 第38页 |
·菊花 SSR 分子标记引物检测分析 | 第38-40页 |
4 讨论 | 第40-42页 |
·影响 AFLP 的因素 | 第40页 |
·DNA 模板质量 | 第40页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选择和组合 | 第40页 |
·PCR 扩增 | 第40页 |
·开发 SSR 分子标记影响因素 | 第40-41页 |
·DNA 模板质量 | 第40页 |
·磁珠富集 DNA | 第40-41页 |
·菊花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探讨 | 第41-42页 |
5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