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适宜性的高台县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相关概念 | 第11-13页 |
·新农村景观规划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土地适宜性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高台县新农村规划存在问题 | 第20-22页 |
·村庄布局不合理,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 第20页 |
·景观绿化不科学,景观特色严重缺失 | 第20页 |
·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缺乏保护 | 第20页 |
·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 | 第20-21页 |
·地域文化受到冲击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新农村规划方法 | 第22-25页 |
·遥感影像解译 | 第22页 |
·土地利用分类 | 第22页 |
·评价步骤 | 第22-25页 |
·评价对象的选择 | 第22页 |
·评价因子的选取 | 第22-23页 |
·评价因子的量化 | 第23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23-24页 |
·单因子评价和多因子综合评价 | 第24页 |
·村庄整体规划 | 第24-25页 |
第四章 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 第25-31页 |
·农村景观的构成 | 第25页 |
·新农村景观规划的原则 | 第25-26页 |
·可持续原则 | 第25-26页 |
·生态优先原则 | 第26页 |
·景观功能多样化原则 | 第26页 |
·地域特色性原则 | 第26页 |
·公众参与原则 | 第26页 |
·新农村规划设计的对策 | 第26-27页 |
·遵从自然,保护农村环境资源 | 第26页 |
·注重生态,建立生态结构景观 | 第26-27页 |
·强化人文,传承地域文化特征 | 第27页 |
·尊重群众,体现以人为本原则 | 第27页 |
·新农村景观规划的目标 | 第27页 |
·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 | 第27-31页 |
·景观空间格局 | 第27-28页 |
·村庄建筑 | 第28页 |
·公共空间景观 | 第28-29页 |
·道路景观 | 第29页 |
·绿化景观 | 第29页 |
·农业景观 | 第29-31页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第31-66页 |
·高台县概况 | 第31-32页 |
·自然状况 | 第31页 |
·人文条件 | 第31页 |
·八个村庄新农村规划设计总结 | 第31-32页 |
·基于土地适宜性的侯庄村新农村景观规划 | 第32-54页 |
·侯庄村概况 | 第32-36页 |
·土地适宜性评价因素分析 | 第36-40页 |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与步骤 | 第40-44页 |
·多因子叠加分析 | 第44-47页 |
·讨论与建议 | 第47-48页 |
·侯庄村新农村景观规划 | 第48-54页 |
·西滩村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 | 第54-66页 |
·西滩村概况 | 第54-58页 |
·西滩村景观建设存在问题 | 第58页 |
·西滩村地域文化分析 | 第58-59页 |
·西滩村景观规划设计 | 第59-66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6-68页 |
·研究结论 | 第66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6-68页 |
·不足 | 第66页 |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