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白浪河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实地调查分析 | 第15-16页 |
·了解设计相关理论 | 第16页 |
·进行规划设计 | 第16页 |
·具体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文献检索 | 第16页 |
·理论总结 | 第16页 |
·实地调查 | 第16页 |
·案例分析 | 第16-17页 |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城市滨河景观基本概述 | 第18-25页 |
·城市滨河景观的概念 | 第18页 |
·滨河景观的本质与特点 | 第18-19页 |
·滨河景观的本质 | 第18页 |
·滨河景观的特点 | 第18-19页 |
·城市滨河景观的构成 | 第19页 |
·城市滨河景观与城市的关系 | 第19-23页 |
·城市与河流 | 第19-20页 |
·城市河流的特征与功能 | 第20-21页 |
·城市滨河空间的形成 | 第21-22页 |
·城市滨河景观空间的功能 | 第22-23页 |
·国内城市滨河景观建设面临的问题 | 第23页 |
·生态问题 | 第23页 |
·盲目发展 | 第23页 |
·公民参与性差 | 第23页 |
·城市滨河景观建设的思路 | 第23-25页 |
·建设核心区域 | 第23页 |
·打造重点项目 | 第23-24页 |
·树立文化品牌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白浪河现状分析及文化整理 | 第25-32页 |
·白浪河流域概况 | 第25-26页 |
·自然概况 | 第25-26页 |
·经济概况 | 第26页 |
·白浪河现状分析 | 第26页 |
·白浪河流域已有规划分析 | 第26-28页 |
·湿地公园 | 第26-27页 |
·北辰公园 | 第27-28页 |
·白浪河流域文化整理 | 第28-32页 |
·手工文化 | 第28-30页 |
·饮食文化 | 第30页 |
·民风民俗 | 第30-31页 |
·音乐文化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白浪河滨河景观带规划的理论及技术探讨 | 第32-40页 |
·理论探讨 | 第32-34页 |
·白浪河滨河景观带的规划指导思想 | 第32页 |
·白浪河滨河景观带的规划设计理念 | 第32-33页 |
·白浪河滨河景观带的规划设计原则 | 第33页 |
·白浪河滨河景观带的规划功能定位 | 第33-34页 |
·技术探讨 | 第34-40页 |
·河道蓄水技术探讨 | 第34-35页 |
·岸线形态 | 第35-37页 |
·盐碱地土壤的改良 | 第37-39页 |
·植物设计 | 第39-40页 |
第五章 白浪河滨河景观体系的构建及方法研究 | 第40-43页 |
·历史文化体系构建 | 第40页 |
·寻找与历史的关系 | 第40页 |
·注重历史古迹的保护 | 第40页 |
·体现丰富的地域特色 | 第40页 |
·生态治理体系构建 | 第40-41页 |
·生态修复的目标和原则 | 第40-41页 |
·生态修复的主要方法 | 第41页 |
·景观框架体系构建 | 第41-43页 |
·景观布局 | 第41页 |
·景观要素应用 | 第41-43页 |
第六章 案例实践 | 第43-61页 |
·项目概况 | 第43-47页 |
·项目背景 | 第43页 |
·规划范围 | 第43页 |
·项目要求 | 第43-44页 |
·已有规划分析 | 第44-47页 |
·定位分析 | 第47页 |
·功能定位分析 | 第47页 |
·景观特色分析 | 第47页 |
·规划设计原则 | 第47-48页 |
·规划目标 | 第47页 |
·规划主题 | 第47页 |
·规划策略 | 第47-48页 |
·设计手法 | 第48页 |
·总平面图 | 第48页 |
·功能分区 | 第48-51页 |
·生态功能分区 | 第48-49页 |
·游憩功能分区 | 第49-50页 |
·道路交通 | 第50-51页 |
·视线分析 | 第51页 |
·分期规划 | 第51-53页 |
·近期 | 第51-52页 |
·中期 | 第52页 |
·远期 | 第52-53页 |
·主要节点设计 | 第53-59页 |
·鸢飞白浪 | 第53页 |
·希望港湾 | 第53-54页 |
·蝶翼广场 | 第54-55页 |
·水映花州 | 第55-56页 |
·彩田风语 | 第56页 |
·律动水岸 | 第56-57页 |
·云蔚水居 | 第57页 |
·悦耳银滩 | 第57-58页 |
·廊桥碧波 | 第58-59页 |
·盐田湿地 | 第59页 |
·植物配置 | 第59-61页 |
·行道树选择 | 第59-60页 |
·乔木类骨干树种 | 第60页 |
·小乔木及灌木树种 | 第60页 |
·地被类 | 第60-6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