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一、 研究的主题与意义第10-11页
  (一) 研究的主题第10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2-14页
  (一) 研究思路第12-13页
  (二) 研究方法第13-14页
 四、 基本概念第14-15页
  (一) 社区第14页
  (二) 自治第14页
  (三) 社区组织第14-15页
  (四) 社区自治组织第15页
 五、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5-16页
  (一) 创新第15页
  (二) 不足之处第15-16页
第二章 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第16-21页
 一、 马克思主义自治理论第16-17页
  (一) 马克思主义自治理论的核心——民主第16-17页
  (二) 直接自治和间接自治第17页
 二、 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第17-19页
 三、 国外自主治理理论第19页
 四、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治理论第19-21页
第三章 社区自治组织及其发展现状第21-28页
 一、 社区自治组织的基本类型第21-23页
  (一) 社区居民委员会第21-22页
  (二) 业主委员会第22-23页
 二、 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的现状第23-28页
  (一) 居民委员会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就第23-24页
  (二) 业主委员会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就第24-28页
第四章 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在当今中国的意义第28-35页
 一、 社区自治组织是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细胞第28-31页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夯实和谐社区的基础第28-30页
  (二) 社区自治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第30-31页
 二、 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是实现基层管理体制创新的内在要求第31-35页
  (一) 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是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第31-32页
  (二) 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是现代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工程第32-35页
第五章 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5-43页
 一、 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5-39页
  (一) 行政化倾向明显第35-36页
  (二) 法律法规滞后且不完善第36-37页
  (三) 居民委员会自身能力不足第37页
  (四) 居民社区参与意识薄弱,社区精神贫乏第37-39页
 二、 社区业主委员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9-43页
  (一) 业主委员会成立、运作艰难,法律地位亟待完善第39-40页
  (二) 业主委员会工作人员非职业化、非专业化的负效应明显第40-41页
  (三) 业主委员会与其他社区治理主体间权责关系不明第41页
  (四) 居民对业主委员会的信任度较低,参与的热情、深度和广度不够第41-43页
第六章 完善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的对策与建议第43-51页
 一、 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对策建议第43-45页
  (一) 基层行政事务和社区自治事务逐步分离,减轻居民委员会行政性负担第43页
  (二) 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主体地位第43-44页
  (三) 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第44-45页
 二、 小区业主委员会建设的对策建议第45-49页
  (一) 明确和完善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第45-46页
  (二) 提高业主委员会工作人员的职业化形式和专业化素养第46-47页
  (三) 建立对业主委员会监督和激励的长效机制,提升业主委员会公信力第47-48页
  (四) 明确业主委员会与其它主体间的关系,建立协商机制第48-49页
 三、 拓展社区居民的参与渠道,构建社会信任,培育社区精神第49-51页
  (一) 培育社区居民公民意识,构建社会信任第49页
  (二) 拓展社区参与渠道,培育居民的参与意识和社区精神第49-51页
结论第51-52页
致谢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形势下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
下一篇:城市保障性住房居民的福利依赖问题研究--以厦门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