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非资金财产信托的基本法律界定 | 第11-20页 |
(一) 非资金财产信托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 第11-14页 |
1、非资金财产信托的概念 | 第11-12页 |
2、非资金财产信托的法律特征 | 第12-14页 |
(二) 非资金财产信托的主要分类 | 第14-20页 |
1、不动产信托 | 第15-16页 |
2、动产信托 | 第16-18页 |
3、财产权利信托 | 第18-20页 |
二、非资金财产信托的运行过程解构 | 第20-32页 |
(一) 非资金财产信托的法律关系 | 第20-24页 |
1、非资金财产信托法律关系主体 | 第20-23页 |
2、非资金财产信托法律关系客体 | 第23-24页 |
(二) 非资金财产信托的运行——非资金财产信托财产的资产证券化 | 第24-27页 |
(三) 非资金财产信托核心——资产证券化参与下的二元所有权结构 | 第27-32页 |
1、非资金财产信托财产概述 | 第27-28页 |
2、非资金财产信托财产所有权的独立性与主体性 | 第28-31页 |
(1) 独立性 | 第28-29页 |
(2) 主体性 | 第29-31页 |
3、非资金财产信托受益权的法律属性 | 第31-32页 |
(1) 债权属性 | 第31页 |
(2) 物权属性 | 第31页 |
(3) “二象性”的财产权 | 第31-32页 |
三、我国非资金财产信托二元所有权结构下的主要法律问题 | 第32-43页 |
(一) 非资金财产信托制度的法律环境分析 | 第32-33页 |
(二) 非资金财产信托的二元所有权结构与我国信托立法冲突 | 第33-37页 |
1、非资金财产信托概念与我国信托立法的内在冲突 | 第33-35页 |
2、物权法原则对非资金财产信托二元所有权结构的排斥 | 第35-37页 |
(三) 非资金财产信托登记制度不尽完善 | 第37-40页 |
(四) 非资金财产信托二元所有权结构下的课税问题 | 第40-42页 |
(五) 非资金财产信托的终止问题 | 第42-43页 |
四、我国非资金财产信托制度完善建议 | 第43-53页 |
(一) 确定非资金财产信托的二元所有权的权属 | 第44-47页 |
(二) 完善非资金财产信托登记制度 | 第47-48页 |
1、建立统一的信托登记机构 | 第47-48页 |
2、明确非资金财产信托财产登记申请主体 | 第48页 |
(三) 构建适合非资金财产信托的课税体系 | 第48-50页 |
(四) 关于非资金财产信托运行与终止的制度建议 | 第50-53页 |
1、进一步完善和促进非资金财产信托与资产证券化的结合 | 第50-51页 |
2、完善非资金财产信托运行的风险责任承担 | 第51-52页 |
3、构建非资金财产信托赔偿准备金制度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