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论文

四川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四川农业科技110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34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9-21页
     ·选题的背景第19-20页
     ·选题意义第20-21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21-30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21-25页
       ·国外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综述第21-23页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文献综述第23-25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25-29页
       ·国内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综述第25-27页
       ·国内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文献综述第27-29页
     ·国内外研究的综合动态述评第29-30页
   ·研究内容和整体框架第30-31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31-32页
   ·研究特色与创新第32-34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34-50页
   ·相关概念第34-37页
     ·信息第34页
     ·农业信息第34-36页
     ·信息服务第36页
     ·农业信息服务第36页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第36-37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37-48页
     ·信息生产力理论第37-39页
       ·信息生产力理论的基本内涵第37-38页
       ·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和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第38-39页
     ·系统科学理论第39-40页
       ·系统理论的内涵第39页
       ·系统分析法及其特征第39-40页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系统性分析第40页
     ·公共产品理论第40-45页
       ·公共物品的特性及供给机制第40-41页
       ·农业信息服务的公共品特性第41-42页
       ·农业信息服务的供给机制第42-43页
       ·农业信息服务投资运行机制第43-45页
     ·农业信息需求层次理论第45-46页
       ·信息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内涵第45-46页
       ·农业信息需求层次理论第46页
     ·管理活动相对封闭原理第46-48页
       ·相对封闭原理的内涵第46页
       ·相对封闭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第46-47页
       ·农业信息服务活动相对封闭理论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三章 四川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第50-61页
   ·四川省概况第50-52页
     ·自然条件第50-51页
     ·社会经济第51-52页
     ·农业基本概况第52页
   ·农村信息传输平台建设现状第52-57页
     ·农村通讯网络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第52-53页
     ·农村广播电视网络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第53-54页
     ·农业信息网络传输平台初具规模第54页
     ·电话和短信传输平台发展较快第54-56页
     ·电视广播传输平台建设继续推进第56-57页
   ·农业信息服务组织体系建设现状第57-59页
     ·农业信息服务行政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第57页
     ·农业信息组织服务机构逐步健全第57-58页
     ·农业信息服务队伍不断壮大第58页
     ·农业信息服务网络逐步向基层延伸第58-59页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第59-60页
     ·初步建立了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采集系统第59页
     ·农业信息数据库和专家系统取得一定成效第59-60页
     ·初步形成农业信息采集与发布服务体系第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四川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第61-70页
   ·农业信息传输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第61-65页
     ·农村信息传输基础设施薄弱第61-62页
     ·信息传输平台集成共享性差第62-63页
     ·信息传输平台信息单向流动第63页
     ·信息传输平台低成本问题亟待解决第63-64页
     ·信息传输平台缺乏专家支撑,实用性差第64-65页
   ·农业信息组织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第65-67页
     ·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够第65-66页
     ·管理体制不合理,部门协调分工不明确第66页
     ·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不健全第66页
     ·服务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第66-67页
     ·配套政策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第67页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第67-69页
     ·信息资源分散,缺乏有效整合第67-68页
     ·农业信息开发利用程度低,信息资源缺乏第68页
     ·信息资源供给与实际需求不对接第68页
     ·信息实用性较差,指导性不强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四川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农户视角的信息需求第70-95页
   ·四川农户的农业信息需求分析第70-82页
     ·研究方法第70-71页
     ·农户的信息意识第71-73页
     ·农户的农业信息需求类型和强度第73-79页
       ·农户总体的农业信息需求第73-75页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农户的信息需求第75-76页
       ·不同生产经营规模农户的信息需求第76-77页
       ·不同家庭收入农户的信息需求第77-78页
       ·不同文化程度农户的信息需求第78-79页
     ·农户的农业信息来源第79-80页
     ·农户的农业信息获取渠道第80-82页
       ·农户拥有的信息设备第80页
       ·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第80-82页
   ·农户对农业信息服务的支付意愿分析第82-86页
     ·研究方法第82-83页
     ·调查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第83页
     ·农户对农业信息服务的支付意愿第83-86页
   ·农业信息服务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第86-93页
     ·研究假设及模型选择第86-89页
     ·数据来源及数据分析第89-91页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第91-93页
   ·本章小结第93-95页
第六章 四川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框架设计第95-106页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第95页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第95-97页
     ·系统性原则第95-96页
     ·政府主导原则第96页
     ·易用性原则第96页
     ·针对性原则第96页
     ·时效性原则第96-97页
     ·效益原则第97页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第97页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第97-102页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结构和功能第97-98页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第98-102页
       ·农业信息资源支撑体系第98-100页
       ·农业信息传输体系第100-101页
       ·农业信息服务组织体系第101-102页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投资运行机制第102-104页
     ·公益型投资运行机制第102-103页
     ·商业型投资运行机制第103-104页
     ·混合型投资运行机制第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第七章 四川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证研究第106-136页
   ·四川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第106-124页
     ·农业信息资源支撑体系建设第107-110页
       ·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第107-108页
       ·农业专家知识数据库第108-109页
       ·农业科普视频数据库第109页
       ·农业专家系统开发第109-110页
     ·农业信息传输协调平台建设第110-119页
       ·农业信息声讯传输平台第110-113页
       ·农业信息短信传输平台第113-114页
       ·农业信息视频传输平台第114-117页
       ·农业网络传输平台第117-119页
     ·农业信息服务组织体系建设第119-123页
       ·省农业科技110指挥中心第120-122页
       ·市、县农业科技110指挥分中心第122-123页
       ·乡镇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站第123页
     ·投资运行机制构建第123-124页
   ·四川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体系服务方式和效果第124-128页
     ·服务范围和方式第124-126页
       ·农业信息服务范围第124页
       ·农业信息服务方式第124-126页
     ·服务效果第126-128页
       ·咨询访问量第126页
       ·社会效益第126-127页
       ·经济效益第127-128页
   ·服务体系的综合评价第128-134页
     ·评价模型选择第129-130页
     ·模糊综合评价第130-134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134页
   ·本章小结第134-136页
第八章 四川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对策建议第136-145页
   ·切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第136-138页
     ·明确政府在农业信息平台建设中的作用第136页
     ·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组织调控职能第136-137页
     ·加大政府对农业信息平台建设的制度和资金支持力度第137页
     ·政府要为农业信息服务创造良好政策和法规环境第137-138页
   ·建设快速、高效的农业信息传输平台第138-139页
     ·完善农村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第138页
     ·加强多技术集成的农业信息传输协调平台建设第138-139页
   ·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第139-141页
     ·建立需求导向的信息资源开发模式第139页
     ·大力推进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第139页
     ·注重农业信息质量,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实用性第139-140页
     ·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数据数据库第140页
     ·开发区域特色明显的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第140-141页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组织体系建设第141-142页
     ·健全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组织体系建设第141页
     ·加强农业信息员队伍建设第141-142页
     ·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管理和激励机制第142页
   ·积极开展农业信息服务机制创新第142-143页
     ·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融资渠道第142-143页
     ·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培育农业信息服务市场第143页
   ·本章小结第143-145页
第九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45-148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45-147页
   ·研究展望第147-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57页
附录第157-163页
 附表一:四川农户对农业信息需求及支付意愿问卷调查表第157-161页
 附表二:四川“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主体问卷调查表第161-16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发表论文第163-165页
致谢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资本对农业技术创新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基于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工程的实证
下一篇:加味四君子汤对严重烫伤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