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俭草耐铝性鉴定、遗传特性及分子标记的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 铝对植物的毒害 | 第13-14页 |
·铝的化学形态 | 第13页 |
·植物对铝毒害的表现 | 第13-14页 |
·植物根系中铝毒害的主要作用位点 | 第14页 |
2 植物的耐铝毒机制 | 第14-17页 |
·外部排斥机制 | 第15-16页 |
·内部耐受机制 | 第16-17页 |
3 草类植物耐铝性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草类植物铝毒害及耐铝机理 | 第17-18页 |
·草类植物耐铝毒资源筛选 | 第18-19页 |
4 草类植物耐铝毒的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植物耐铝性遗传分析 | 第19页 |
·关联分析 | 第19-20页 |
·QTL定位 | 第20-21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中国假俭草种质资源耐铝性变异分析 | 第23-33页 |
摘要 | 第23-2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材料和预培养方法 | 第24页 |
·铝处理方法 | 第24-25页 |
·数据处理 | 第2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1页 |
·铝处理对假俭草不同种源生长的影响 | 第25-28页 |
·94份假俭草种源材料的聚类分析及耐铝毒性分级 | 第28-31页 |
3 讨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假俭草耐铝性遗传分析 | 第33-43页 |
摘要 | 第33-3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供试材料 | 第34页 |
·试验方法 | 第34-35页 |
·数据分析 | 第35-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F_1群体耐铝性的遗传变异 | 第36-39页 |
·F_1群体耐铝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 第39-40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40-43页 |
第四章 与假俭草耐铝性紧密连锁的SRAP分子标记 | 第43-59页 |
第一节 假俭草耐铝性与SRAP标记的关联分析 | 第43-54页 |
摘要 | 第43-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3 讨论 | 第52-54页 |
第二节 假俭草耐铝性的QTL定位研究 | 第54-59页 |
摘要 | 第54-5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5-57页 |
3 讨论 | 第57-59页 |
第五章 全文小结 | 第59-61页 |
1 中国假俭草种质资源耐铝性变异分析 | 第59页 |
2 假俭草耐铝性遗传分析 | 第59页 |
3 与假俭草耐铝性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 第59-61页 |
创新点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