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现浇混凝土板配筋影响框架抗倒塌机制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次 | 第6-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 ·典型震害情况及分析 | 第11-13页 |
| ·两种不同机制对比 | 第11-12页 |
| ·强梁弱柱破坏过程分析 | 第12-13页 |
| ·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 | 第13-18页 |
| ·国外对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的研究 | 第13-14页 |
| ·国内对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的研究 | 第14-16页 |
| ·目前我国设计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 第2章 研究内容及方案 | 第18-22页 |
|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 第3章 框架梁配筋调整方案 | 第22-41页 |
| ·节点配筋 | 第22-26页 |
| ·节点强柱弱梁核算 | 第26-39页 |
| ·中节点强柱弱梁核算 | 第27-32页 |
| ·边节点强柱弱梁核算 | 第32-37页 |
| ·角节点强柱弱梁核算 | 第37-39页 |
| ·框架梁配筋调整 | 第39-41页 |
| 第4章 框架结构节点模型的建立 | 第41-57页 |
| ·建立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41-42页 |
| ·建立模型的本构关系 | 第42-46页 |
|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第42-44页 |
| ·钢筋的本构关系 | 第44-46页 |
| ·建立模型的基本步骤 | 第46-57页 |
| ·建立几何模型 | 第46-49页 |
| ·赋予材料特性 | 第49-51页 |
| ·约束和荷载 | 第51-53页 |
| ·定义单元组 | 第53-55页 |
| ·划分网格 | 第55-56页 |
| ·求解控制 | 第56页 |
| ·运行求解 | 第56-57页 |
| 第5章 梁柱节点数据分析 | 第57-69页 |
| ·中节点现浇楼板有效翼缘宽度的确定 | 第57-58页 |
| ·中节点的框架梁配筋调整前后影响分析 | 第58-61页 |
| ·边节点现浇楼板有效翼缘宽度的确定 | 第61-62页 |
| ·边节点的框架梁配筋调整前后影响分析 | 第62-66页 |
| ·角节点现浇楼板有效翼缘宽度的确定 | 第66-67页 |
| ·角节点的框架梁配筋调整前后影响分析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导师简介 | 第75-76页 |
| 作者简介 | 第76-77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