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情节探微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一、综述 | 第7-11页 |
(一) 国外研究简况 | 第8页 |
(二) 国内研究简况 | 第8-9页 |
(三) 选题来源 | 第9-11页 |
二、情节要素 | 第11-24页 |
(一) 循迹《诗学》 | 第11-15页 |
1. 悲剧溯源 | 第11-12页 |
2. 情节要素:突转和发现 | 第12-15页 |
(1) 突转 | 第12-14页 |
(2) 发现 | 第14-15页 |
(二) 《李尔王》中的“突转”与“发现” | 第15-24页 |
1. 主线的突转与发现 | 第15-20页 |
(1) 主线第一次突转 | 第15-18页 |
(2) 主线第二次突转 | 第18-19页 |
(3) 主线的发现 | 第19-20页 |
2. 辅线的突转与发现 | 第20-24页 |
(1) 辅线的突转 | 第21-22页 |
(2) 辅线的发现 | 第22-24页 |
三、情节安排 | 第24-34页 |
(一) 循迹《诗学》 | 第24-27页 |
1. 情节选择——大家族的悲剧 | 第24-25页 |
2. 情节功效:恐惧与怜悯 | 第25-26页 |
3. 情节核心:行动 | 第26-27页 |
(二) 《李尔王》中的情节安排 | 第27-34页 |
1. 布局与取材 | 第28-29页 |
2. 行动与影响 | 第29-31页 |
3. 时间与空间 | 第31-34页 |
(1) 空间的跳跃性 | 第32页 |
(2) 时间变化与人物行动的关系 | 第32-34页 |
四、创新与继承 | 第34-42页 |
(一) 情节组织 | 第34-37页 |
1. 情节类型 | 第34-35页 |
2. 《李尔王》的双线情节 | 第35-37页 |
(二) 结局设置 | 第37-42页 |
1. 亚氏的“单一结局” | 第37-38页 |
2. 《李尔王》双结局 | 第38页 |
3. 莎翁与亚氏的契合 | 第38-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