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极同步发电机参数及实用模型对动态过程影响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模型的参数问题 | 第10页 |
| ·发电机模型的影响研究 | 第10-11页 |
| ·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本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试验平台搭建及试验测试 | 第13-24页 |
| ·引言 | 第13页 |
| ·模型机功能及结构特点 | 第13-14页 |
| ·动态试验平台的设计及搭建 | 第14-17页 |
| ·实验平台的功能 | 第15页 |
| ·系统主回路及相关仪器选型 | 第15-16页 |
| ·控制回路及测量环节 | 第16-17页 |
| ·转速测量及功角处理 | 第17-20页 |
| ·转速测量的处理方法 | 第17-19页 |
| ·动态功角的处理方法 | 第19-20页 |
| ·动态实验的实现方法及试验测试 | 第20-23页 |
| ·动态实验的实现方法 | 第20-21页 |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21-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实验平台的数学建模 | 第24-32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发电机数学模型 | 第24-28页 |
| ·基于帕克变换的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 | 第24-26页 |
| ·同步发电机电磁暂态过程的实用模型 | 第26-28页 |
| ·发电机外侧电网数学建模 | 第28-31页 |
| ·机端电缆与变压器模型处理方法 | 第29-30页 |
| ·输电线路与无穷大电网建模处理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发电机原始参数的获取 | 第32-45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传统获取电机参数的方法 | 第32-38页 |
| ·电机设计计算及方法分析 | 第32-34页 |
| ·实验方法 | 第34-37页 |
| ·不同方法获取参数的对比分析 | 第37-38页 |
| ·基于轨迹灵敏度的参数修正方法 | 第38-41页 |
| ·参数的轨迹灵敏度 | 第38-39页 |
| ·基于灵敏度分析拟修正参数的确定 | 第39-40页 |
| ·参数的修正 | 第40-41页 |
| ·仿真与试验对比分析 | 第41-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不同模型对发电机动态响应的影响分析 | 第45-53页 |
| ·仿真模型的参数问题 | 第45页 |
| ·不同模型对大扰动动态响应的对比分析 | 第45-48页 |
| ·大扰动动态响应的实验分析 | 第46页 |
| ·大扰动动态响应的仿真分析 | 第46-48页 |
| ·不同模型对极限切除时间的影响分析 | 第48-52页 |
| ·恒励磁不同功角下的极限切除时间 | 第48-50页 |
| ·恒功率不同功角下的极限切除时间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 ·结论 | 第53页 |
| ·有待进一步进行的工作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