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犯罪论文

见危不救行为的犯罪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序言第11-12页
一、 典型见危不救案件及其引发的争议第12-13页
 (一) 典型见危不救案件第12-13页
 (二) 典型见危不救案件引发的思考第13页
二、 见危不救犯罪化与否的争议观点评析第13-19页
 (一) 反对见危不救犯罪化的理由第13-15页
  1.模糊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界限第13-14页
  2.违背刑法谦抑性原则第14-15页
  3.缺乏司法操作性第15页
 (二) 支持见危不救犯罪化的理由第15-16页
  1.道德义务可以转化为法律义务第15-16页
  2.符合刑法谦抑性原则第16页
  3.缺乏司法操作性不是见危不救犯罪化的阻碍因素第16页
 (三) 笔者观点第16-19页
三、 见危不救犯罪化的域外考察第19-22页
 (一) 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例第19-20页
  1. 关于见危不救罪的立法例第19-20页
  2.见危不救罪相关罪名——遗弃罪的立法例第20页
 (二) 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例第20-21页
 (三) 对上述立法例的分析第21-22页
  1. 对上述见危不救罪的立法例分析第21-22页
  2. 对上述遗弃罪的立法例分析第22页
四、 见危不救犯罪化的立法设计第22-27页
 (一) 见危不救犯罪化在刑法分则体系中的位置第22-23页
  1.见危不救行为侵害的法益第22-23页
  2.在刑法分则体系中的具体位置第23页
 (二) 见危不救犯罪化的罪状设计第23-26页
  1.见危不救犯罪化的主体、主观方面设计第23-24页
  2.见危不救犯罪化的客观方面及其他犯罪成立要件设计第24-26页
 (三) 见危不救犯罪化的法定刑设计及条文表述第26-27页
  1. 法定刑设计第26-27页
  2.条文表述第27页
结语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0页
致谢第30-31页

论文共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齐鲁银行金融诈骗案例分析
下一篇:论男性性权利的刑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