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榜样教育研究--以央视宣传模范人物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目的 | 第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5-16页 |
·实例引证法 | 第16页 |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1 榜样教育的特点和原则 | 第17-28页 |
·榜样及榜样教育 | 第17-20页 |
·榜样 | 第17-18页 |
·榜样教育 | 第18-20页 |
·榜样教育的特点 | 第20-22页 |
·形象的鲜活性 | 第20-21页 |
·氛围的感染性 | 第21页 |
·引导的正面性 | 第21-22页 |
·示例的时代性 | 第22页 |
·榜样教育的原则 | 第22-28页 |
·多元性原则 | 第23页 |
·渗透性原则 | 第23-24页 |
·激励性原则 | 第24-25页 |
·利益正相关原则 | 第25页 |
·主体间性教育原则 | 第25-26页 |
·知行合一性原则 | 第26-28页 |
2 当代榜样教育的现实审视 | 第28-39页 |
·新中国成立以来榜样教育的历史沿革 | 第28-31页 |
·改革开放前——借政治力量推行 | 第28-29页 |
·改革开放到二十世纪末——现实化与多元化并存 | 第29-30页 |
·新世纪以来——兼收并蓄、开拓创新 | 第30-31页 |
·当代榜样教育的成功经验 | 第31-35页 |
·重视榜样教育的示范效应 | 第31-32页 |
·树立群众需要的榜样 | 第32页 |
·榜样教育具有针对性 | 第32-33页 |
·强调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 第33-34页 |
·借鉴国外榜样教育经验 | 第34-35页 |
·当代榜样教育存在的不足 | 第35-39页 |
·榜样选择缺乏层次性 | 第35-36页 |
·榜样教育缺乏时代感 | 第36页 |
·榜样教育的推行过于行政化 | 第36-37页 |
·榜样教育缺乏人性化考量 | 第37页 |
·榜样教育相关机制尚不完善 | 第37-39页 |
3 央视模范人物宣传的创新机制和影响效应 | 第39-47页 |
·央视宣传模范人物栏目 | 第39-40页 |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感动的非官方性 | 第39-40页 |
·“双百”人物评选——群众参与的广泛性 | 第40页 |
·央视模范人物宣传的创新机制 | 第40-45页 |
·选择标准科学化 | 第41-42页 |
·选择过程民主化 | 第42-43页 |
·教育理念人性化 | 第43-44页 |
·教育氛围情感化 | 第44页 |
·宣传方式多样化 | 第44-45页 |
·央视模范人物宣传的影响效应 | 第45-47页 |
4 完善当代榜样教育的途径 | 第47-56页 |
·还原榜样的平凡、质朴本色 | 第47-48页 |
·榜样真实化,增强公信力 | 第47-48页 |
·榜样生活化,增强效仿力 | 第48页 |
·注重榜样教育的时代性、实践性 | 第48-50页 |
·增强时代感,实现历史与时代的结合 | 第49页 |
·增强实践性,重在由知向行的转化 | 第49-50页 |
·榜样教育中凸显群众主体意识 | 第50-52页 |
·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榜样选树方式 | 第50-51页 |
·坚持贴近群众生活的榜样培养方式 | 第51-52页 |
·榜样教育注重人文关怀 | 第52-53页 |
·符合受众心理需求 | 第52-53页 |
·契合个体价值追求 | 第53页 |
·营造榜样教育的感召氛围 | 第53-56页 |
·发挥潜移默化的氛围感染力 | 第53-54页 |
·注重身临其境的情境氤氲力 | 第54-56页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