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道德教育论文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3页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8-9页
     ·选题目的第8页
     ·选题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研究方法第11页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原理的运用第11页
     ·理论联系实际第11页
   ·创新点和难点第11-13页
     ·创新点第11-12页
     ·难点第12-13页
1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第13-22页
   ·社会转型与道德失范第13-14页
     ·社会转型第13页
     ·道德失范第13-14页
   ·道德失范的表现第14-17页
     ·不能正确区分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第14-15页
     ·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第15-16页
     ·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第16-17页
     ·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第17页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变迁的历史过程第17-22页
     ·中国计划经济期间的社会道德第17-20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以后的社会道德状况第20-22页
2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第22-28页
   ·当前社会道德失范是社会转型期的特点决定的第22-23页
     ·转型时期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第22页
     ·转型时期社会控制的弱化第22页
     ·转型时期流动性的增强第22-23页
   ·当前社会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第23-25页
     ·道德失范一般会显现在市场经济初始时期第24页
     ·在市场经济尚未完善的情况下,道德失范也会发生第24-25页
   ·文化的交融与冲突是当前社会道德失范的又一重要原因第25-28页
     ·科技进步给道德建设带来严峻挑战第25页
     ·来源于外部的文化的挑战第25-27页
     ·传统道德文化本身的缺陷第27-28页
3 解决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失范的对策建议第28-42页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准则系统第29-34页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准则系统的出发点第29页
     ·确定合理的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价值体系的标准和基本原则第29-32页
     ·确立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道德规范第32-34页
   ·在道德继承和道德借鉴的融合中探索新路第34-38页
     ·最大化开发、储备传统道德的潜能第34-37页
     ·汲取、参考外来文明的精髓第37-38页
   ·强化法律手段对道德的保护第38-40页
     ·现代化道德建设需要立法手段的辅助第38-39页
     ·道德合法化的界定和范畴第39-40页
   ·重视加强道德操作体制的完善第40-42页
结束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当代榜样教育研究--以央视宣传模范人物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