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纳米复相陶瓷简介 | 第12-14页 |
·纳米陶瓷的力学性能 | 第13-14页 |
·纳米陶瓷材料的超塑性 | 第14页 |
·纳米陶瓷蠕变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超声振动辅助试验系统设计及振动特性测试 | 第19-33页 |
·概述 | 第19页 |
·变幅杆的理论设计 | 第19-26页 |
·变幅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变幅杆类型的分析和选择 | 第20-22页 |
·复合变幅杆的理论分析 | 第22-23页 |
·含圆锥过渡段阶梯形复合变幅杆的设计 | 第23-26页 |
·变幅杆的数值模拟 | 第26-29页 |
·变幅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7页 |
·变幅杆有限元网格划分及求解设置 | 第27-28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28-29页 |
·变幅杆振动性能实验分析 | 第29-31页 |
·试验条件 | 第29页 |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3 纳米复相陶瓷超声振动辅助蠕变产生机理分析 | 第33-51页 |
·纳米陶瓷蠕变产生的类型分析 | 第33-39页 |
·位错蠕变 | 第33-34页 |
·应力诱导扩散 | 第34-35页 |
·多晶体中的蠕变 | 第35-39页 |
·陶瓷材料形变机理图分析 | 第39-40页 |
·纳米陶瓷材料蠕变机制的测量 | 第40-42页 |
·纳米陶瓷超声振动的蠕变试验研究 | 第42-44页 |
·实验目的 | 第42页 |
·超声振动辅助拉伸试验条件 | 第42-43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3-44页 |
·纳米陶瓷疲劳断裂寿命与断口形貌分析 | 第44-49页 |
·ZTA 试件材料特性及物相分析 | 第44-46页 |
·拉伸试验疲劳寿命及断口电镜分析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4 纳米复相陶瓷材料的高温蠕变断裂过程及试验分析 | 第51-69页 |
·纳米复相陶瓷蠕变损伤的发育过程 | 第51-53页 |
·蠕变裂纹缓慢扩展机理研究 | 第53-59页 |
·纳米陶瓷材料的高温蠕变试验研究 | 第59-64页 |
·试验目的 | 第59页 |
·试验条件 | 第59-60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0-64页 |
·纳米复相陶瓷的微观形貌及断裂模式分析 | 第64-67页 |
·纳米复相陶瓷微观形貌观察 | 第64-66页 |
·纳米复相陶瓷断口形貌分析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5 纳米复相陶瓷磨削表面裂纹产生机理对蠕变影响分析 | 第69-85页 |
·概述 | 第69页 |
·纳米陶瓷磨削表面裂纹产生机理分析 | 第69-80页 |
·纳米复相陶瓷超声振动磨削力分析 | 第69-73页 |
·纳米陶瓷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应力场分析 | 第73-77页 |
·纳米陶瓷超声振动磨削表面裂纹产生机理分析 | 第77-80页 |
·纳米陶瓷超声振动辅助磨削表面裂纹损伤试验研究 | 第80-82页 |
·表面裂纹试验条件 | 第80页 |
·表面裂纹试验方法 | 第80-81页 |
·表面裂纹实验结果分析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第85-86页 |
·研究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作者简历 | 第91-9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