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模式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引言 | 第11-18页 |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7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17-18页 |
| 2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18-27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 ·消费者 | 第18页 |
| ·消费者权益 | 第18页 |
| ·金融消费者 | 第18-20页 |
| ·权益保护 | 第20-23页 |
| ·权益体现 | 第20-22页 |
| ·权益保护目的 | 第22-23页 |
|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论依据 | 第23-27页 |
| ·自然垄断理论 | 第23页 |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3-24页 |
| ·外部效应理论 | 第24-25页 |
| ·其他理论 | 第25-27页 |
| 3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模式比较 | 第27-34页 |
| ·组织规则见长型模式 | 第27-29页 |
| ·组织规则见长型模式内涵 | 第27页 |
| ·组织规则见长型模式在英国的实践 | 第27-29页 |
| ·立法先导型模式 | 第29-31页 |
| ·分业立法 | 第29-30页 |
| ·综合性立法 | 第30-31页 |
| ·两种模式的比较 | 第31-34页 |
| ·模式效果评价 | 第31-32页 |
| ·模式比较的启示 | 第32-34页 |
| 4 中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 | 第34-41页 |
| ·中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特点 | 第34-35页 |
| ·中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35-37页 |
| ·中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 ·中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形成的原因 | 第36-37页 |
| ·中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分析 | 第37-40页 |
| ·典型案例 | 第37-39页 |
| ·案例小结 | 第39-40页 |
|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迫切性 | 第40-41页 |
| 5 中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模式建立 | 第41-50页 |
| ·权益保护模式建立的基础 | 第41-44页 |
| ·基本立法原则 | 第41-42页 |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核心地位 | 第42-43页 |
| ·需要补充的法律 | 第43-44页 |
| ·权益保护模式的构建要素 | 第44-46页 |
| ·金融活动参与者 | 第44-45页 |
| ·金融产品合约 | 第45-46页 |
| ·金融法律体系 | 第46页 |
| ·模式运作体系构建 | 第46-50页 |
| ·模式运作体系的内涵 | 第46-47页 |
| ·模式运作体系的实施措施 | 第47-50页 |
| 6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索引 | 第53-55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