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和谐价值 | 第11-21页 |
(一) 传统法律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 第11-15页 |
1. 文化、法律文化和我国传统法律文化 | 第11-13页 |
2.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内涵 | 第13-15页 |
(二) 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和谐价值分析 | 第15-21页 |
1. 和谐社会的涵义 | 第15-17页 |
2. 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和谐价值分析 | 第17-21页 |
二、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法律文化的保障 | 第21-29页 |
(一) 法律文化在传统社会中的意义 | 第21-22页 |
(二) 当下和谐社会建设对法律文化的诉求 | 第22-25页 |
1. 和谐社会建设面临的法律文化上的困难 | 第23-24页 |
2. 和谐社会对法律文化提出的要求 | 第24-25页 |
(三) 对和谐社会法律文化建构的思考 | 第25-29页 |
三、传统法律文化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 第29-39页 |
(一) 传统法律文化中和谐思想方面的资源 | 第29-34页 |
1. 德主刑辅,以德为政 | 第29-31页 |
2. 民为邦本,勤政爱民 | 第31-32页 |
3. 宽猛相济,明德慎刑 | 第32-34页 |
(二) 传统法律文化中和谐社会制度方面的资源 | 第34-39页 |
1. 礼乐政刑相结合,道德、伦理和法律综合为治 | 第34-35页 |
2. 刑事法律方面的启示意义 | 第35-37页 |
3. 民事法律方面的启示意义 | 第37-39页 |
四、和谐社会建设对传统法律文化的借鉴 | 第39-45页 |
(一) 法治理念上对传统法律文化的借鉴 | 第39-41页 |
1. 民本思想的现代转换 | 第39-40页 |
2. 传统价值观的现代化转换 | 第40-41页 |
(二) 社会治理方式上对传统法律文化的借鉴 | 第41-45页 |
1. 构筑社会综合治理方式,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 第41-42页 |
2. 天理、国法、人情协调一致,共同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