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疑罪从无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 疑罪概述 | 第12-15页 |
·疑罪的概念 | 第12-13页 |
·疑罪的特征 | 第13-14页 |
·疑罪的认定 | 第14-15页 |
2. 疑罪从无的理论基础与发展 | 第15-26页 |
·疑罪从无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实体法基础 | 第15-16页 |
·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的程序法基础 | 第16-17页 |
·人权保障理论 | 第17-19页 |
·谦抑理念 | 第19-20页 |
·对疑罪处理原则的历史发展轨迹 | 第20-26页 |
·西方国家对疑罪处理的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中国对疑罪处理的发展历程 | 第22-26页 |
3. 两大法系关于疑罪从无的规定 | 第26-29页 |
·大陆法系国家在各诉讼阶段中疑罪从无的规定 | 第26-27页 |
·英美法系国家在各诉讼阶段中疑罪从无的规定 | 第27-29页 |
4. 对疑罪从无的国内法考察 | 第29-37页 |
·疑罪从无在各诉讼阶段的规定及适用障碍 | 第30-33页 |
·疑罪从无在我国侦查阶段的规定及适用障碍 | 第30页 |
·疑罪从无在起诉阶段的规定及适用障碍 | 第30-31页 |
·疑罪从无在审判阶段的规定及适用障碍 | 第31-33页 |
·疑罪从无确立的意义 | 第33-37页 |
·有利于实现刑事诉讼法律价值之间的平衡 | 第33-34页 |
·疑罪从无原则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 第34-35页 |
·疑罪从无能更好的贯彻人本精神 | 第35-37页 |
5. 完善疑罪从无原则的构想 | 第37-44页 |
·疑罪难从无的原因 | 第37-39页 |
·关于完善疑罪从无原则的构想 | 第39-44页 |
·侦查阶段对疑罪从无原则的完善 | 第39-42页 |
·审查起诉阶段对疑罪从无原则的完善 | 第42-43页 |
·审判阶段对疑罪从无原则的完善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