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课题来源 | 第9页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明清时期的社会背景和画坛发展状况 | 第11-14页 |
第一节 明朝的社会背景及画坛发展 | 第11-12页 |
一.社会背景 | 第11页 |
二.画坛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清朝的社会发展情况和画坛的发展概述 | 第12-14页 |
一.清朝的社会背景 | 第12页 |
二.画坛的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第三章 明清肖像画造型观转变后的艺术特点 | 第14-31页 |
一.肖像画的定义 | 第14页 |
二.造型观及造型观的概述 | 第14页 |
三.我国关于肖像画的收藏状况 | 第14-15页 |
第一节 .栩栩如生的写实之风 | 第15-28页 |
一.明清民间佚名肖像画向客观真实的转变 | 第15-19页 |
(一)明代民间肖像作品的客观真实性表现 | 第15-17页 |
(二)清朝民间肖像作品的写实性表现 | 第17-18页 |
(三)明清民间肖像画写实性造型风格形成的原因和价值分析 | 第18-19页 |
二.民间文人画家人物造型的艺术风格 | 第19-23页 |
(一)曾鲸及其“波臣派”的写实肖像 | 第19-21页 |
(二)清末画坛的传神第一人——任伯年肖像作品解析 | 第21-23页 |
三、两代宫廷肖像创作中人物造型的艺术风格 | 第23-28页 |
(一)明代宫廷画院的综述 | 第23-24页 |
(二)明代宫廷皇家肖像的艺术风格及作品分析 | 第24-25页 |
(三)清代宫廷人物绘画的大规模发展 | 第25-28页 |
第二节 浪漫情怀下的感性创作艺术 | 第28-31页 |
一、 奇形怪状的吴斌、丁云鹏画风 | 第28-29页 |
二、 明代陈洪绶肖像画作品的主观感性造型风格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总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感谢词 | 第33-34页 |
个人简历及科研成果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