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婚姻法论文

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干预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前言第11-13页
一、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的特点和表现方式第13-17页
 (一) 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的特点第13-15页
  1. 私密性第13页
  2. 反复性第13-14页
  3. 普遍性第14页
  4. 多样性第14页
  5. 习得性第14-15页
 (二) 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的表现方式第15-17页
  1. 身体暴力第15页
  2. 精神暴力第15页
  3. 冷暴力第15-16页
  4. 性暴力第16页
  5. 经济控制第16-17页
二、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的成因与危害第17-22页
 (一) 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的成因第17-19页
  1. 社会原因第17-18页
  2. 价值观原因第18页
  3. 个人原因第18页
  4. 经济原因第18-19页
  5. 法律原因第19页
 (二) 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的危害第19-22页
  1. 对妇女权益的侵害第19-20页
  2. 对和谐家庭和社会的危害第20-21页
  3. 对未成年人的危害第21-22页
三、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干预现状第22-25页
 (一) 现行法律的规定第22-23页
 (二) 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干预存在的问题第23-25页
  1. 家庭暴力的认定和举证困难第23-24页
  2. 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心理干预重视不够第24-25页
四、国外家庭暴力干预对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启示第25-29页
 (一) 国外对家庭暴力对象的界定第25页
 (二) 国外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保护措施对我国的启示第25-29页
  1. 肯定同居关系在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概念范围中的地位第25-26页
  2. 公安部门自身干预意识和能力的强化第26页
  3. 救助体系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第26-29页
五、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干预对策第29-37页
 (一) 干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29页
  1.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第29页
  2. 性别平等原则第29页
 (二) 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形成合力第29-33页
  1. 行政的力量第29-30页
  2. 司法的力量第30-31页
  3. 社会的力量第31-32页
  4. 媒体的力量第32-33页
 (三) 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的证据规定和赔偿标准第33-35页
  1. 证据规定第33-34页
  2. 赔偿标准第34-35页
 (四) 重视对农村家庭暴力受害妇女的保护第35-37页
  1. 农村妇女的特殊性第35页
  2. 对农村家庭暴力受害妇女的保护第35-37页
结语第37-38页
注释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致谢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下一篇:论损害赔偿上的过失相抵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