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MT在深部勘探中的效果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3页 |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1-13页 |
第2章 CSAMT 的理论基础 | 第13-20页 |
·电磁场基本理论 | 第13-15页 |
·真空中的麦克斯韦方程 | 第13-14页 |
·均匀介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及波动方程 | 第14-15页 |
·均匀半空间水平电偶极子的电磁场 | 第15-18页 |
·远区的划分及响应 | 第17页 |
·近区的划分及响应 | 第17-18页 |
·过渡区的划分 | 第18页 |
·水平层状半空间电磁场响应 | 第18-20页 |
第3章 CSAMT 工作体系的主要概念 | 第20-27页 |
·平面电磁波 | 第20页 |
·趋肤深度 | 第20-21页 |
·视电阻率 | 第21-23页 |
·卡尼亚视电阻率 | 第21-22页 |
·全区视电阻率 | 第22-23页 |
·视相位 | 第23-24页 |
·发射电流 | 第24-27页 |
·发射电流与信号强度 | 第24页 |
·发射电流与发射频率 | 第24-25页 |
·综合考虑 | 第25-27页 |
第4章 CSAMT 的工作方法与技术 | 第27-39页 |
·主要仪器设备及装置选择 | 第27-28页 |
·国内外主要仪器设备 | 第27页 |
·场源及测量模式的选择 | 第27-28页 |
·野外工作方法 | 第28-32页 |
·观测区域的选择 | 第28-29页 |
·收发距的确定 | 第29-30页 |
·频率表的设定 | 第30-31页 |
·提高观测质量的措施 | 第31-32页 |
·安全措施 | 第32页 |
·数据处理 | 第32-37页 |
·近场校正 | 第33-36页 |
·静态效应校正 | 第36-37页 |
·数据反演 | 第37页 |
·资料解释 | 第37-39页 |
·定性解释 | 第37页 |
·定量解释 | 第37-38页 |
·综合地质解释 | 第38-39页 |
第5章 CSAMT 应用实例一 | 第39-50页 |
·工区地理和地质概况 | 第39-40页 |
·地层 | 第39页 |
·构造 | 第39-40页 |
·岩浆岩 | 第40页 |
·矿体分布特点 | 第40-41页 |
·地球物理前提 | 第41-43页 |
·地电异常特征 | 第41-42页 |
·重力异常特征 | 第42-43页 |
·成果分析解释 | 第43-49页 |
·测线反演断面图分析 | 第44-46页 |
·低阻异常统计 | 第46-47页 |
·重力异常统计 | 第47-48页 |
·综合解释推断 | 第48-49页 |
·效果分析 | 第49-50页 |
第6章 CSAMT 应用实例二 | 第50-62页 |
·工区概况 | 第51-52页 |
·地理概况 | 第51页 |
·工区地质概况 | 第51页 |
·水文地质概况 | 第51页 |
·地球物理条件 | 第51-52页 |
·成果分析解译 | 第52-56页 |
·曲线形态分析 | 第52-53页 |
·剖面分析推断 | 第53-56页 |
·地质解释 | 第56-62页 |
·低阻异常统计 | 第56-58页 |
·深度切面图分析 | 第58页 |
·构造解译 | 第58-60页 |
·综合解释 | 第60-62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8-69页 |
个人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