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2 人力资源开发的一般理论 | 第23-33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人力资源 | 第23-24页 |
·人力资源开发 | 第24页 |
·农村人力资源 | 第24-25页 |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第25页 |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第25-31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6-27页 |
·人口迁移理论 | 第27-29页 |
·经济学相关理论 | 第29-30页 |
·培训迁移理论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3页 |
3 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概况 | 第33-52页 |
·农村人力资源数量现状 | 第33-36页 |
·农村人口历史变化趋势 | 第33-34页 |
·农村劳动力历史状况 | 第34页 |
·农村人力资源预测 | 第34-36页 |
·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状况 | 第36-43页 |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状况 | 第36-38页 |
·农村人力资源保障状况 | 第38-43页 |
·农村人力资源结构状况 | 第43-51页 |
·性别结构状况 | 第43页 |
·年龄结构状况 | 第43-44页 |
·空间结构状况 | 第44-45页 |
·就业结构状况 | 第45-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4 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 第52-75页 |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总体现状 | 第52-53页 |
·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开发现状 | 第52页 |
·农村人力资源质量开发现状 | 第52-53页 |
·农村人力资源迁移开发现状 | 第53页 |
·农村人力资源教育开发现状 | 第53-63页 |
·生均教育经费投资现状 | 第53-58页 |
·教育师资与教学保障现状 | 第58-63页 |
·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现状 | 第63-73页 |
·培训的总体情况 | 第63-64页 |
·政府培训开发现状 | 第64-65页 |
·非政府组织培训开发现状 | 第65页 |
·用人单位和组织培训开发现状 | 第65-66页 |
·个体培训开发现状 | 第66-73页 |
·小结 | 第73-75页 |
5 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75-101页 |
·制度方面 | 第75-85页 |
·教育制度 | 第75-81页 |
·社会保障 | 第81-82页 |
·户籍制度 | 第82-83页 |
·农村土地制度 | 第83-85页 |
·经济方面 | 第85-88页 |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 第85-86页 |
·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86-87页 |
·劳动力市场发展不完善 | 第87-88页 |
·人才引进和吸纳力度不够 | 第88页 |
·社会文化方面 | 第88-89页 |
·社会因素 | 第88-89页 |
·文化因素 | 第89页 |
·技术方面 | 第89-91页 |
5..4.1 农业技术效率低 | 第90页 |
·新技术推广与应用速度慢、成本高 | 第90页 |
·农业从业人员缺乏科学系统的培训 | 第90-91页 |
·劳动者个体方面 | 第91-99页 |
·观念落后、自我开发意识淡薄 | 第91-92页 |
·农民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复杂多样 | 第92-98页 |
·素质水平偏低 | 第98-99页 |
·适应能力较弱 | 第99页 |
·农村人力资源系统开发缺乏 | 第99-100页 |
·缺乏系统的开发计划和相应的组织体系 | 第99页 |
·开发形式单一 | 第99-100页 |
·小结 | 第100-101页 |
6 国内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经验 | 第101-111页 |
·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经验 | 第101-107页 |
·发达国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经验 | 第101-103页 |
·新型工业化国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经验 | 第103-105页 |
·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经验 | 第105页 |
·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经验总结 | 第105-107页 |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经验 | 第107-109页 |
·我国样本省区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经验 | 第107-108页 |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经验总结 | 第108-109页 |
·小结 | 第109-111页 |
7 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 第111-127页 |
·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建设对策 | 第111-114页 |
·加强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 | 第111-112页 |
·完善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培训模型 | 第112-114页 |
·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建设对策 | 第114-116页 |
·健全农村人力资源的制度环境 | 第114-115页 |
·优化吸纳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环境 | 第115页 |
·完善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市场环境 | 第115-116页 |
·改善提高农民素质的文化环境 | 第116页 |
·改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设施 | 第116页 |
·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府行为对策 | 第116-118页 |
·进一步强化政府指导开发人力资源的作用 | 第116-117页 |
·制定完善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 第117-118页 |
·加强人力资源市场机制建设 | 第118页 |
·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非政府组织行为对策 | 第118-119页 |
·发挥非政府组织在义务教育中的作用 | 第118页 |
·调动非政府组织对特殊群体教育的积极性 | 第118页 |
·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 | 第118-119页 |
·以项目牵动模式为纽带,开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第119页 |
·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行业组织与用人单位行为对策 | 第119-121页 |
·提高行业组织需求预测水平 | 第119页 |
·突出用人单位开发人力资源的主导地位 | 第119-121页 |
·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个体行为对策 | 第121-123页 |
·发挥劳动者自我开发的主体作用 | 第121-122页 |
·转变观念和强化教育培训意识 | 第122页 |
·扩展人脉关系 | 第122页 |
·提高适应社会能力 | 第122-123页 |
·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教育培训机构行为对策 | 第123-125页 |
·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 第123-124页 |
·增强社会培训的辅助作用 | 第124-125页 |
·小结 | 第125-127页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27-130页 |
·研究结论 | 第127-128页 |
·创新之处 | 第128-129页 |
·研究展望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8页 |
附录 | 第138-144页 |
附录一 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需求情况调查问卷 | 第138-142页 |
附录二 河南省人力资源从业及培训调查问卷 | 第142-143页 |
附录三 农民工务工情况调查 | 第143-144页 |
个人简介 | 第144-145页 |
导师简介 | 第145-146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146-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