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保合作发展策略选择
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1部分 导论 | 第14-19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2部分 西方及中国香港银保合作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 第19-30页 |
·西方银保合作发展历程及模式 | 第19-22页 |
·国外银保合作发展的四个阶段 | 第19-21页 |
·国外银保合作的四种模式 | 第21-22页 |
·欧美主要国家银保合作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法国 | 第22页 |
·德国 | 第22-23页 |
·英国 | 第23页 |
·美国 | 第23-24页 |
·中国香港银保合作的发展 | 第24-26页 |
·小结 | 第26页 |
·银保合作经典案例 | 第26-28页 |
·花旗银行 | 第26-27页 |
·富通集团 | 第27页 |
·荷兰国际集团(ING) | 第27-28页 |
·瑞士信贷 | 第28页 |
·国外银保合作发展启示 | 第28-30页 |
第3部分 我国银保合作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0-39页 |
·我国银保合作现状 | 第30-31页 |
·探索阶段(1995年至1999年) | 第30页 |
·高速成长阶段(2000年至2005年) | 第30-31页 |
·深层次合作阶段(2005年至今) | 第31页 |
·我国银保合作的主要方式 | 第31-32页 |
·我国银保合作典型企业发展情况 | 第32-34页 |
·工商银行 | 第32-33页 |
·平安集团 | 第33页 |
·中信集团 | 第33页 |
·招商局 | 第33-34页 |
·我国银保合作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我国银保合作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 第36-39页 |
·政策性因素 | 第36-37页 |
·市场性因素 | 第37-38页 |
·技术性因素 | 第38-39页 |
第4部分 加速推进我国银保合作的必要性 | 第39-42页 |
·银保合作可以有力地促进保险业的发展 | 第39页 |
·银保合作可使银行业获得巨大的利益 | 第39-40页 |
·银保合作是迎接未来金融竞争的现实选择 | 第40页 |
·银保合作可以提高我国金融业整体水平 | 第40-42页 |
第5部分 我国银保合作策略选择 | 第42-51页 |
·发挥政府作用,强化业务监管 | 第42-43页 |
·强化宏观政策导向 | 第42页 |
·建立健全各项法规制度 | 第42-43页 |
·严格执法,加强有效监管 | 第43页 |
·深化合作,实现银保长期深层次"联姻" | 第43-47页 |
·加强产品战略合作 | 第43-44页 |
·加强营销战略合作 | 第44-46页 |
·加快技术战略合作 | 第46-47页 |
·加强人才战略合作 | 第47页 |
·加强售后服务合作 | 第47页 |
·改变传统经营理念,加大宣传力度 | 第47-48页 |
·探索合作机制转型,建立银保战略联盟 | 第48-51页 |
·建立专业银保公司 | 第49页 |
·探讨非金融控股的"1+1"合作模式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