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引言 | 第13-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9-2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其理论 | 第21-27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小额信贷和与微型金融 | 第21页 |
·农村金融与农村商业性金融 | 第21-22页 |
·小额信贷业务发展 | 第22页 |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2-27页 |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22-23页 |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 第23页 |
·客户满意度理论 | 第23-26页 |
·福利主义与制度主义 | 第26-27页 |
3 黑龙江省邮储银行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 第27-35页 |
·黑龙江省邮储银行小额信贷业务种类 | 第28-29页 |
·黑龙江省邮储银行小额信贷业务的一般要求 | 第29-30页 |
·关于申请人的要求 | 第29-30页 |
·关于担保条件的要求 | 第30页 |
·关于贷款用途的要求 | 第30页 |
·关于贷款额度的要求 | 第30页 |
·邮储银行小额信贷业务的机构与岗位设置 | 第30-31页 |
·黑龙江省邮储银行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优势 | 第31-34页 |
·资金优势 | 第32页 |
·网点优势 | 第32-33页 |
·客户优势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黑龙江省邮储银行小额信贷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39页 |
·产品设计上的不足 | 第35-36页 |
·管理体制不顺 | 第36-37页 |
·员工素质亟待提高 | 第37页 |
·缺乏一套有效的业务激励机制 | 第37-38页 |
·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5 国外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第39-46页 |
·孟加拉 GB 模式 | 第39-40页 |
·印度尼西亚 BRI 模式 | 第40-41页 |
·拉丁美洲 FVB 模式 | 第41-42页 |
·玻利维亚 BancoSol 模式 | 第42-43页 |
·对黑龙江省邮储银行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启示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6 农户对黑龙江省邮储银行小额信贷业务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6-55页 |
·变量选择 | 第46-47页 |
·样本数据采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7-48页 |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 | 第48-51页 |
·模型前提假设与模型构想 | 第48-50页 |
·模型拟合适配与修正 | 第50-51页 |
·模型结果及分析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7 黑龙江省邮储银行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5-59页 |
·根据实际需要改良小额贷款产品 | 第55-56页 |
·根据农业生产的特殊性适当调整贷款期限 | 第55页 |
·适当提高授信额度满足客户的特殊额度要求 | 第55-56页 |
·适当缩减审批流程加快放款速度 | 第56页 |
·提高小额信贷业务的信息化服务水平 | 第56页 |
·增强邮储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 | 第56-57页 |
·理顺管理体制 | 第56-57页 |
·大力降低经营成本 | 第57页 |
·严格控制信贷风险 | 第57页 |
·努力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 第57-58页 |
·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和高素质人才 | 第57页 |
·加强在岗人员的业务培训 | 第57-58页 |
·建立和完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 | 第58页 |
·加大业务宣传力度 | 第58-59页 |
8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