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12-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 ·材料的尺度效应 | 第13-14页 |
| ·偶应力/应变梯度理论 | 第14页 |
| ·偶应力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 第14-16页 |
| ·材料尺度参数 | 第16页 |
| ·运动方程的建立 | 第16-18页 |
| ·虚功原理 | 第16-17页 |
| ·最小总势能原理 | 第17页 |
| ·哈米尔顿原理 | 第17-18页 |
| ·模态分析基础 | 第18-19页 |
| ·张量标记 | 第19-20页 |
| ·求和约定和哑指标 | 第19-20页 |
| ·自由指标 | 第20页 |
| ·克罗内克尔δ记号 | 第20页 |
| ·置换符号 | 第20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 第2章 各向异性偶应力理论本构方程的建立 | 第21-34页 |
| ·经典偶应力理论 | 第21页 |
| ·修正偶应力理论 | 第21-22页 |
| ·各向异性弹性体的新修正偶应力理论 | 第22-23页 |
| ·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弹性常数 | 第23-30页 |
| ·应力应变的坐标转换 | 第30-33页 |
| ·坐标转换 | 第30-31页 |
| ·应力分量转换 | 第31-32页 |
| ·应变分量转换 | 第32页 |
| ·材料常数转换关系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偶应力理论变分方程 | 第34-40页 |
| ·各向同性弹性体的经典偶应力理论变分方程 | 第34-35页 |
| ·各向同性弹性体的修正偶应力理论变分 | 第35-37页 |
| ·各向异性弹性体的新修正偶应力理论变分 | 第37-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基于新修正偶应力理论薄板振动方程的建立 | 第40-52页 |
| ·修正偶应力理论层合薄板模型 | 第40-43页 |
| ·位移 | 第40-41页 |
| ·各向同性修正偶应力理论的应变 | 第41页 |
| ·修正偶应力层合板单层本构方程 | 第41-43页 |
| ·偶应力层合板本构方程 | 第43-45页 |
| ·修正偶应力理论薄板的虚功原理 | 第45-49页 |
| ·简化的正交铺设层合薄板偶应力模型 | 第49-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5章 基于新修正偶应力理论 Timoshenko 梁振动方程的建立 | 第52-62页 |
| ·新修正偶应力理论层合梁基本方程 | 第52-57页 |
| ·位移场及应变 | 第52-53页 |
| ·基于新修正偶应力理论的复合材料层合梁的本构关系 | 第53-57页 |
| ·基于新修正偶应力理论的复合材料层合 Timoshenko 梁的控制方程 | 第57-61页 |
| ·基于修正偶应力理论层合梁的哈米尔顿原理 | 第57-59页 |
| ·以位移表达的运动方程 | 第59-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6章 尺度效应分析 | 第62-70页 |
| ·薄板尺度效应分析 | 第62-64页 |
| ·正交铺设偶应力层合简支薄方板振动模型解析解 | 第62-63页 |
| ·数值解及其讨论 | 第63-64页 |
| ·Timoshenko 梁模型的尺度效应分析 | 第64-69页 |
| ·正交铺设复合材料层合 Timoshenko 梁模型自由振动解析解 | 第64-66页 |
| ·正交铺设复合材料层合 Bernoulli-Euler 梁模型自由振动解析解 | 第66-67页 |
| ·数值解及其讨论 | 第67-69页 |
| ·小结 | 第69-70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致谢 | 第75-77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