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工材料论文--导电材料及其制品论文--电力电缆论文

电网输电元件热载荷能力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架空输电线路静态热定值的制定第13页
     ·电力电缆线路载荷能力分析第13-15页
     ·输电元件运行温度的监视与预测第15-16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6-18页
第二章 架空输电线路热载荷能力分析第18-30页
   ·引言第18-19页
   ·输电线路热平衡方程第19-20页
   ·输电线路热载荷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第20-25页
     ·电流引起的导体发热第20-21页
     ·光照引起的发热分析第21-22页
     ·对流散热分析第22-24页
     ·辐射散热分析第24-25页
   ·输电线路热载荷能力定值计算第25-29页
     ·输电线路实时静态热定值求解第25-27页
     ·输电线路暂态热定值求解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电力电缆线路热载荷能力分析第30-49页
   ·引言第30-31页
   ·电力电缆简介第31-32页
     ·电力电缆的结构第31-32页
     ·电缆敷设方式及散热情况第32页
   ·电缆热载荷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第32-34页
     ·空气温度的影响第33页
     ·土壤温度的影响第33页
     ·土壤热阻系数的影响第33-34页
     ·缆间间距的影响第34页
   ·电缆热载荷能力参数计算第34-39页
     ·线芯交流电阻第34-35页
     ·介质损耗第35-36页
     ·金属护套损耗第36页
     ·铠装损耗第36-37页
     ·热阻第37-39页
   ·电缆热载荷能力定值计算第39-48页
     ·电缆实时静态热定值计算第39-42页
     ·电缆暂态热定值计算第42-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输电元件运行温度监视与预测第49-54页
   ·引言第49-50页
   ·电热耦合潮流算法第50-51页
   ·输电元件温度监测的实现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的项目第62-63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直流混合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与应用
下一篇:综合负荷模型参数辨识及负荷特性分类综合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