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宅新建与翻建 | 第9-10页 |
·汶川、玉树等地地震灾后的农宅重建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相关概念说明 | 第11-13页 |
·轻钢结构概念约定 | 第11-12页 |
·标准化设计 | 第12页 |
·住宅产业化与部品 | 第12-13页 |
·本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意义 | 第13-15页 |
·应对轻钢结构在农宅建筑设计方面研究不足的挑战 | 第13页 |
·以标准化设计与技术集成进行造价控制与推广应用 | 第13-14页 |
·为相关扶植政策与规范标准的制定开展基础性研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第2章 轻钢结构住宅概况及国内外发展趋势 | 第18-34页 |
·世界轻钢结构低层住宅发展趋势 | 第18-23页 |
·中国现行相关轻钢结构建筑的技术规范、标准 | 第23-25页 |
·中国已有轻钢结构建筑实践的经验与问题的总结 | 第25-34页 |
·台湾谢英俊的农宅实践 | 第25-27页 |
·四川什邡灾后农宅重建实践 | 第27-31页 |
·北新轻钢结构住宅实践 | 第31-34页 |
第3章 农宅的空间组合及模数归纳——以王户庄村为例 | 第34-47页 |
·北京王户庄村居民点的实地调研 | 第34-42页 |
·王户庄村调研概述 | 第34-35页 |
·居民点 80 个农宅样本统计与分析 | 第35-42页 |
·北京传统农宅的空间特征归纳 | 第42-44页 |
·农宅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 第44-47页 |
第4章 轻钢农宅的标准化设计及构件库建立 | 第47-77页 |
·轻钢农宅的标准化设计 | 第47-50页 |
·基于农宅调研与趋势的基本模式设计 | 第47-48页 |
·房间尺寸标准化及其模数 | 第48-49页 |
·农宅空间尺寸可变性 | 第49-50页 |
·结构标准化构件库建立 | 第50-61页 |
·柱 | 第52-55页 |
·梁 | 第55-57页 |
·板 | 第57-60页 |
·连接件及其他加劲件 | 第60-61页 |
·其他建材与设备的标准化构件库建立 | 第61-77页 |
·外围护部品 | 第61-65页 |
·内装部品 | 第65-67页 |
·厨卫部品 | 第67-73页 |
·太阳能等设备部品 | 第73-77页 |
第5章 轻钢农宅的组合多样化应用——以王户庄村为例 | 第77-99页 |
·空间组合的多样性 | 第77-90页 |
·基于标准化构件库的农宅组合体系 | 第77-80页 |
·组合一(2A+B+C+E) | 第80-81页 |
·组合二(A) | 第81-82页 |
·组合三(A+B+D) | 第82-84页 |
·组合四(2A+B+C) | 第84-85页 |
·组合五(A+(E)) | 第85-86页 |
·组合六(2A+B) | 第86-87页 |
·基于轻钢农宅应用的农村居民点有机更新图景 | 第87-90页 |
·轻钢农宅建设应用的经济性 | 第90-95页 |
·轻钢农宅建设应用的便捷易用 | 第95-9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99-108页 |
·轻钢农宅的研究成果 | 第99-103页 |
·轻钢农宅推广应用的前景 | 第103-104页 |
·轻钢农宅推广应用的挑战 | 第104-108页 |
·工业化生产降低造价 | 第104-105页 |
·消费引导和市场机制 | 第105-106页 |
·扶植政策和技术培训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