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必要性 | 第11-19页 |
第一节 通过诉讼判决解决纠纷的缺陷及原因分析 | 第11-16页 |
一、 法律及相关规定不足 | 第12-14页 |
二、 审判标准和认识不同 | 第14-15页 |
三、 判决后财产执行不到 | 第15-16页 |
第二节 通过调解解决纠纷的优势分析 | 第16-19页 |
一、 保障民事权益,减少强制执行 | 第17页 |
二、 体现刑事政策,化解双方矛盾 | 第17-18页 |
三、 降低司法成本,促进社会稳定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原则 | 第19-26页 |
第一节 调解原则概述 | 第19-21页 |
第二节 调解原则分述 | 第21-26页 |
一、 自愿原则 | 第21-22页 |
二、 合法原则 | 第22-23页 |
三、 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 | 第23-24页 |
四、 中立原则 | 第24-25页 |
五、 效率原则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适用 | 第26-37页 |
第一节 调解适用的案件类型 | 第26-29页 |
一、 检察院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不适用调解 | 第26-27页 |
二、 死刑案件的附带民事诉讼视情调解 | 第27-29页 |
第二节 调解适用的对象 | 第29-30页 |
第三节 调解适用的阶段 | 第30-37页 |
一、 立案调解 | 第30-33页 |
二、 庭前调解 | 第33-35页 |
三、 当庭调解 | 第35页 |
四、 庭后调解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方法 | 第37-50页 |
第一节 情感交流法 | 第38-40页 |
第二节 举例引导法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多方借力法 | 第41-43页 |
第四节 直击要害法 | 第43-44页 |
第五节 适当敦促法 | 第44-46页 |
第六节 共同犯罪的调解方法 | 第46-50页 |
第五章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处置 | 第50-57页 |
第一节 调解结案 | 第50-55页 |
第二节 撤诉结案 | 第55页 |
第三节 判决结案 | 第55-57页 |
第六章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与量刑冲突问题探讨 | 第57-64页 |
第一节 二审调解与量刑冲突的把握 | 第57-60页 |
第二节 调解后量刑与检察院求刑冲突的把握 | 第60-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