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农业灌溉水价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项目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我省农业水资源问题 | 第10-11页 |
·国家灌溉水价总体改革历程 | 第11-12页 |
·浙江省灌溉水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2-13页 |
·问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灌溉水价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灌溉水价补偿机制研究 | 第17页 |
·项目研究意义 | 第17-20页 |
·水资源价格是运用经济手段优化配置水资源的基础 | 第17-18页 |
·科学合理的水资源价格有助于加快建立节水型社会 | 第18页 |
·灌溉水价的合理制定有助于农民减负 | 第18-20页 |
2 水资源价值理论 | 第20-30页 |
·水资源的功能及属性 | 第20-22页 |
·水资源的功能 | 第20页 |
·水资源的属性 | 第20-22页 |
·水资源价值内涵 | 第22-23页 |
·稀缺性 | 第22-23页 |
·资源产权 | 第23页 |
·劳动投入 | 第23页 |
·水资源价值理论 | 第23-26页 |
·水资源价值与价格关系 | 第26页 |
·确定水资源价格的方法 | 第26-30页 |
3 农业灌溉水价的形成机理及合理性分析 | 第30-35页 |
·农业灌溉水价形成机理 | 第30-32页 |
·供给者角度分析 | 第30-31页 |
·需求者角度分析 | 第31页 |
·灌溉供水服务外部性分析 | 第31-32页 |
·水价与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第32-33页 |
·农业灌溉水价的形成 | 第33页 |
·农业灌溉水价的合理性分析 | 第33-35页 |
4 农业灌溉水价的核算原则及水价模型 | 第35-40页 |
·农业灌溉水价制定的原则 | 第35-37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35页 |
·公平性和平等性原则 | 第35页 |
·成本回收、有偿供水原则 | 第35-36页 |
·考虑农民用水户承受能力原则 | 第36-37页 |
·农业灌溉水价核算模型 | 第37-38页 |
·核算范围 | 第37页 |
·农业灌溉水价三重构成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37-38页 |
·农业灌溉水价核算的方法—全成本水价 | 第38-40页 |
·全成本水价模型的构建 | 第38-40页 |
5 灌溉成本水价测算 | 第40-46页 |
·资源成本测算框架 | 第40页 |
·环境成本测算框架 | 第40页 |
·灌溉水价工程成本测算框架 | 第40-45页 |
·灌溉水价工程总成本测算参数 | 第41-43页 |
·灌溉供水工程成本分摊 | 第43-44页 |
·灌溉供水工程成本 | 第44-45页 |
·灌溉全成本水价分析 | 第45-46页 |
·灌溉供水量的核算 | 第45页 |
·灌溉单位全成本水价计算 | 第45-46页 |
6 铜山源水库灌区水价实证研究 | 第46-65页 |
·铜山源水库灌区概况 | 第46-48页 |
·自然地理 | 第46页 |
·社会经济 | 第46页 |
·铜山源水库灌区水利建设情况 | 第46-47页 |
·灌区管理人员 | 第47-48页 |
·铜山源水库灌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8-49页 |
·灌区水价概况 | 第49-50页 |
·铜山源水库灌区灌溉水价研究 | 第50-61页 |
·铜山源水库灌区农业水价制定的政策依据及原则 | 第50-51页 |
·灌溉供水者角度分析 | 第51-58页 |
·从用水者角度分析 | 第58-61页 |
·铜山源水库灌区水价综合确定 | 第61-62页 |
·农业灌溉水费补偿机制 | 第62-65页 |
·补偿机制建构原则 | 第63页 |
·农业灌溉基本水费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 第63-64页 |
·交易补偿机制 | 第64-65页 |
7 结语 | 第65-68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及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