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致谢 | 第8-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6页 |
| ·本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页 |
| ·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3-14页 |
| ·课题涉及的相关技术 | 第14页 |
| ·GPRS 无线通信技术 | 第14页 |
| ·地理信息技术(GIS) | 第14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远程配变监测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第16-19页 |
| ·远程配变监测系统的原理 | 第16-17页 |
| ·远程配变监测系统中的实体分析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基于 GPRS 远程配变监测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第19-28页 |
| ·引言 | 第19页 |
| ·数据库技术 | 第19-21页 |
| ·数据库理论介绍 | 第19页 |
| ·数据库的选取 | 第19-20页 |
| ·SQL 语言 | 第20-21页 |
| ·远程配变监测系统需求分析 | 第21-22页 |
| ·远程配变监测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第22-26页 |
| ·概述 | 第22页 |
| ·数据库的概念/逻辑设计和 E-R 图法 | 第22-23页 |
| ·远程配变监测系统属性数据库关键表的设计 | 第23-26页 |
| ·配变数据库管理软件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数据通信部分的实现 | 第28-45页 |
| ·GPRS 的逻辑体系结构和主要实体 | 第28-30页 |
| ·GPRS 的逻辑体系结构 | 第28-29页 |
| ·GPRS 系统的主要实体 | 第29-30页 |
| ·网络通信中的协议分析 | 第30-39页 |
|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分析 | 第30-36页 |
| ·传输层协议的选型 | 第36-39页 |
| ·远程配变监测系统数据的传输过程 | 第39-43页 |
| ·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 | 第39-40页 |
| ·通过 GPRS 模块 AT 指令拨号到 GPRS 网络 | 第40-42页 |
| ·配变监测终端与前置单元的通信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五章 远程配变监测 GIS 客户端管理软件的设计 | 第45-63页 |
| ·软件开发环境和使用平台的选择 | 第45页 |
| ·远程配变监测 GIS 客户端管理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45-52页 |
| ·软件的系统模块结构 | 第45-46页 |
| ·用户管理模块 | 第46页 |
| ·通信管理模块 | 第46-48页 |
| ·监控管理模块 | 第48页 |
| ·信息管理模块 | 第48-52页 |
| ·地理信息系统 | 第52-55页 |
| ·GIS 的开发方式 | 第53-54页 |
| ·Mapinfo 介绍 | 第54页 |
| ·MapX 控件介绍 | 第54-55页 |
| ·基于 MapX 组件的程序设计 | 第55-62页 |
| ·GIS 监控软件的主体界面和程序功能设计 | 第55-56页 |
| ·GIS 地图图形操作功能 | 第56页 |
| ·鹰眼图功能的实现 | 第56-58页 |
| ·根据经纬度值添加配变设备并存储到数据库 | 第58-59页 |
| ·MapX 与属性数据库的数据绑定 | 第59-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 ·本文总结 | 第63页 |
| ·本文后续研究工作的建议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