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论文

协商民主的软法之治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中国协商民主制度概述第10-14页
 一、 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第10-12页
  (一) 中国政治协商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第10页
  (二) 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存在的现实基础第10-11页
  (三) 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存在的法理学依据第11-12页
 二、 我国政治协商会议的起源和发展第12-14页
  (一) 1946 年-1949 年:“旧政协”诞生第12页
  (二) 1949 年-1954 年: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阶段第12页
  (三) 1954 年-1966 年:人民政协进一步发展阶段第12-13页
  (四) 1966 年-1978 年:民主遭到破坏,人民政协停止办公第13页
  (五) 1978 年至今:人民政协在新时期的新发展第13-14页
第二章 中西方协商民主制度比较第14-19页
 一、 西方协商民主制度综述第14-17页
  (一)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第14-15页
  (二) 西方协商民主制度简介第15-17页
 二、 中西方协商民主制度差异第17-19页
  (一) 制度的形成不同第17-18页
  (二) 制度的性质的不同第18页
  (三) 参与主体不同第18页
  (四) 操作依据不同第18-19页
第三章 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文本分析第19-29页
 一、 分析工具——软法第19-20页
  (一) 软法是什么第19-20页
  (二) 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文本中存在大量软法第20页
 二、 中国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政协会议的软法依据第20-29页
  (一) 宪法惯例以及原则第21页
  (二) 宏观制度上的法第21-26页
  (三) 微观操作上的法第26-29页
第四章 软法规制下的协商民主实践第29-35页
 一、 软法是适合人民政协的法律形式第29-30页
  (一) 人民政协的性质决定软法的广泛应用第29页
  (二) 人民政协的职能决定了软法的广泛利用第29-30页
 二、 软法规制下协商民主的特点与进一步完善第30-35页
  (一) 协商民主的软法之治呈现的特点第30-31页
  (二) 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我国协商民主这一民主形式第31-35页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附录第39-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早期道教经典中的道德学说研究
下一篇: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