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森林生态系统论文

台湾桤木林草模式细根形态及碳氮分布格局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前言第13页
1 文献综述第13-21页
   ·细根定义第13-15页
   ·细根形态与功能第15-16页
   ·细根生物量第16-18页
     ·细根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规律第16-17页
     ·细根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规律第17-18页
     ·土壤养分对细根生物量的影响第18页
   ·细根养分与功能第18-20页
   ·林草复合模式林木细根研究现状第20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0-21页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第21-24页
   ·研究区概况第21页
   ·林草模式构建及模式调查第21-22页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第22-23页
     ·样品采集及处理第22-23页
     ·形态测定第23页
     ·养分测定第23页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第23-2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4-51页
   ·台湾桤木林草复合模式细根形态和生物量第24-27页
     ·各复合模式1-5级细根平均直径第24-25页
     ·各复合模式1-5级细根比根长第25-26页
     ·各复合模式1-5级细根表面积第26-27页
     ·各复合模式1-5级细根生物量第27页
   ·台湾桤木细根C、N分布格局第27-50页
     ·台湾桤木林草复合模式细根全C第27-33页
     ·台湾桤木各级细根全C年动态第33-36页
     ·台湾桤木林草复合模式细根全N第36-40页
     ·台湾桤木各级细根全N年动态第40-42页
     ·台湾桤木林草复合模式细根C/N第42-48页
     ·台湾桤木各级细根C/N年动态第48-50页
   ·细根形态、生物量和养分浓度的相关性分析第50-51页
4 结论第51-52页
5 讨论第52-58页
   ·台湾桤木不同林草复合模式对各级细根平均直径的影响第52-53页
   ·台湾桤木不同林草复合模式对各级细根比根长和表面积的影响第53-54页
   ·台湾桤木不同林草复合模式对各级细根生物量的影响第54-55页
   ·台湾桤木不同林草复合模式对各级细根C、N含量的影响第55-56页
   ·台湾桤木不同林草复合模式对各级细根C/N的影响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矮沙冬青三个抗逆相关基因的克隆
下一篇:巴郎山川滇高山栎细根生物量及碳储量分布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