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参共路干涉显微理论和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专业词语中英文对照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7页 |
·显微测量技术概况 | 第11-14页 |
·显微测量技术的分类 | 第11-12页 |
·显微测量技术的比较 | 第12-14页 |
·干涉显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4-24页 |
·干涉显微的分类 | 第15-19页 |
·干涉显微的应用 | 第19-21页 |
·干涉显微的发展趋势 | 第21-24页 |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7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7页 |
第二章 相移干涉的基本原理 | 第37-71页 |
·相移干涉的基本概念 | 第37-41页 |
·相移干涉概念的提出 | 第37-38页 |
·相移干涉的基本公式 | 第38-39页 |
·相移干涉的优点 | 第39-41页 |
·相移干涉的相位再现算法 | 第41-50页 |
·解析法 | 第41-44页 |
·最小二乘法 | 第44-46页 |
·N+1平均算法 | 第46-50页 |
·相移量的数字获取 | 第50-56页 |
·理论分析 | 第50-53页 |
·数值模拟 | 第53-55页 |
·实验结果 | 第55-56页 |
·相位解包裹 | 第56-65页 |
·基于相位梯度积分的相位解包裹方法 | 第57-62页 |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相位解包裹方法 | 第62-65页 |
·结论和总结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第三章 同步相移干涉原理及应用 | 第71-97页 |
·偏振相移的基本原理 | 第71-73页 |
·同步相移模块的构成 | 第73-78页 |
·基于分光棱镜的同步相移模块 | 第74-75页 |
·基于迈克尔逊光路的同步相移模块 | 第75-76页 |
·基于光栅衍射的同步相移模块 | 第76-78页 |
·同步相移在物参分离干涉显微中的应用 | 第78-85页 |
·基于同轴光路的同步相移干涉显微 | 第78-81页 |
·基于离轴光路的同步相移干涉显微 | 第81-85页 |
·同步相移在物参共路干涉显微中的应用 | 第85-92页 |
·实验装置 | 第86-87页 |
·相位再现方法 | 第87-89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89-92页 |
·结论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第四章 相衬干涉显微 | 第97-116页 |
·相衬成像原理 | 第97-98页 |
·中心相衬干涉显微 | 第98-102页 |
·实验装置 | 第99-100页 |
·相衬干涉图的再现 | 第100-101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101-102页 |
·泽尼克相衬干涉显微 | 第102-105页 |
·实验装置 | 第102-103页 |
·优点-分辨率高且噪声低 | 第103-104页 |
·缺点--光晕现象 | 第104-105页 |
·改进的泽尼克相衬干涉显微用于相位定量测量 | 第105-113页 |
·改进光路的工作原理 | 第105-106页 |
·实验装置 | 第106-108页 |
·相衬干涉图的再现 | 第108-110页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110-113页 |
·结论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6页 |
第五章 基于针孔滤波的点衍射干涉显微 | 第116-133页 |
·点衍射干涉的基本原理 | 第116-117页 |
·基于偏振调制的相移点衍射干涉显微 | 第117-121页 |
·实验方法 | 第117-118页 |
·相位再现方法 | 第118-120页 |
·实验结果 | 第120-121页 |
·基于光栅衍射的离轴点衍射干涉显微 | 第121-124页 |
·实验装置及原理 | 第121-122页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122-124页 |
·基于光栅衍射的同轴点衍射干涉显微 | 第124-129页 |
·实验装置 | 第124-125页 |
·相位再现方法 | 第125-127页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127-129页 |
·结论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3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33-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41-14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