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6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研究问题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关键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24页 |
·关键概念界定 | 第15-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4-2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6-34页 |
·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与土地出让行为 | 第26-28页 |
·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发展目标 | 第27页 |
·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动机与行为 | 第27-28页 |
·土地供给和基础设施建设对住房市场的影响 | 第28-31页 |
·土地供给对住房市场的影响 | 第28-29页 |
·土地供给约束对住房市场的影响 | 第29-31页 |
·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在住房价格中的资本化效应 | 第31页 |
·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市场影响 | 第31-32页 |
·文献评论 | 第32-34页 |
第3章 土地出让、城市建设与房地产价格的互动机制及现实证据 | 第34-53页 |
·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城市建设与房地产价格的互动机制 | 第34-38页 |
·地方政府土地出让与城市建设的内在逻辑 | 第34-36页 |
·土地出让、城市建设与房地产价格的互动机制 | 第36-37页 |
·中国特色城市建设投融资循环的探讨 | 第37-38页 |
·居住部门中互动机制的现实证据 | 第38-46页 |
·联立方程组设定 | 第39-41页 |
·资料与数据 | 第41-42页 |
·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居住部门土地出让两期理论模型的探索 | 第46-52页 |
·两期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47-48页 |
·模型的参数设定 | 第48-50页 |
·模型求解与经济意义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居住与工业用地出让的两部门一般均衡静态模型 | 第53-70页 |
·模型的现实背景与抽象简化 | 第53-55页 |
·模型的基本设定 | 第55-59页 |
·地方政府目标函数 | 第55-57页 |
·企业生产函数 | 第57-58页 |
·居民效用函数 | 第58-59页 |
·模型的求解 | 第59-66页 |
·企业生产函数一阶最大化条件 | 第59-60页 |
·居民效用函数一阶最大化条件 | 第60-61页 |
·地方政府效用的最大化条件 | 第61-66页 |
·政府最优基础设施投资量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66-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居住与工业用地出让及其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70-82页 |
·实证研究待检验假设 | 第70页 |
·实证策略与模型设定 | 第70-73页 |
·变量的构造与选取 | 第70-71页 |
·实证方法 | 第71-72页 |
·实证模型 | 第72-73页 |
·实证数据 | 第73-74页 |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74-81页 |
·地方政府财政缺口对建设用地结构的影响效果 | 第74-78页 |
·建设用地结构对住房价格的影响效果 | 第78-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82-87页 |
·主要结论 | 第82-84页 |
·机制分析与理论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82-83页 |
·实证研究的主要发现 | 第83-84页 |
·政策建议 | 第84-85页 |
·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方向 | 第85-87页 |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85-86页 |
·后续研究方向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附录 A 隐函数定理运用过程 | 第92-93页 |
附录 B 居民间接效用函数推导过程 | 第93-94页 |
附录 C 中国 35 个大中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 第94-9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