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电产业链协调性评价及制度安排研究
作者简介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9-3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9-2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21-25页 |
·国外产业链文献综述 | 第21-22页 |
·国内产业链文献综述 | 第22-23页 |
·其他理论的文献综述 | 第23-24页 |
·简要评价 | 第24-25页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页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6-30页 |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创新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煤电产业链纵向关系博弈分析 | 第30-38页 |
§2.1 产业链及煤电产业链结构 | 第30-33页 |
·产业链的定义及分类 | 第30-31页 |
·煤电产业链的构成及特征 | 第31-32页 |
·中国煤电产业链的结构分析 | 第32-33页 |
§2.2 主体间博弈关系分析 | 第33-37页 |
·博弈的要素 | 第33-34页 |
·博弈的分类 | 第34-35页 |
·博弈模型的构建 | 第35-3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煤电产业链协调性的影响因素 | 第38-45页 |
§3.1 影响因素体系 | 第38-42页 |
·煤电投资规模协调发展程度 | 第38-39页 |
·煤电联合节能程度 | 第39-40页 |
·煤电价格联动程度 | 第40-41页 |
·煤电交易机制 | 第41-42页 |
§3.2 信度及效度检验 | 第42-44页 |
·信度效度检验原理 | 第42页 |
·数据来源 | 第42-43页 |
·实证分析 | 第43页 |
·基本结论 | 第43-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煤电产业链协调性评价的模型与方法 | 第45-55页 |
§4.1 评价基本原则 | 第45-46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45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45-46页 |
·实用性原则 | 第46页 |
·可比性原则 | 第46页 |
·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 第46页 |
§4.2 评价指标体系 | 第46-51页 |
§4.3 评价步骤及流程 | 第51-52页 |
§4.4 评价方法选择 | 第52-54页 |
·定性评价方法 | 第52-53页 |
·定量评价方法 | 第53页 |
·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价方法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中国煤电产业链协调性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55-84页 |
§5.1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基本现状 | 第55-60页 |
·煤炭供给能力 | 第55-57页 |
·煤炭需求情况 | 第57-58页 |
·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 第58-60页 |
§5.2 中国电力产业发展基本现状 | 第60-62页 |
·电力供给能力 | 第60-61页 |
·电力需求情况 | 第61页 |
·电力经济运行情况 | 第61-62页 |
§5.3 中国煤电一体化现状及问题 | 第62-66页 |
·中国煤电一体化的基本现状 | 第62-64页 |
·中国煤电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 第64-66页 |
§5.4 评价实施 | 第66-82页 |
·评价体系分析 | 第66-73页 |
·建立评价因素集 | 第73页 |
·建立评价集 | 第73页 |
·构建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 | 第73-75页 |
·确定指标权重 | 第75-78页 |
·计算过程 | 第78-80页 |
·基本结论 | 第80-82页 |
§5.5 基本结论及建议 | 第82-8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提高中国煤电产业链协调性的优化路径 | 第84-94页 |
§6.1 合约交易优化路径 | 第84-86页 |
·放开电力管制 | 第85页 |
·煤电企业换股 | 第85页 |
·健全煤电市场 | 第85页 |
·建立价格调整机制 | 第85-86页 |
·完善法律法规 | 第86页 |
§6.2 价格联动优化路径 | 第86-88页 |
·合理界定政府市场关系 | 第87页 |
·强化能源运输环节监管 | 第87页 |
·完善能源基本制度供给 | 第87页 |
·加强输配电环节的监管 | 第87-88页 |
§6.3 节能减排优化路径 | 第88-91页 |
·改善火电机组 | 第88-89页 |
·优化资源配置 | 第89页 |
·调度区域发电 | 第89-90页 |
·鼓励节约用电 | 第90页 |
·政府参与引导 | 第90页 |
·加强经济手段 | 第90-91页 |
§6.4 环境成本竞争优化路径 | 第91-92页 |
·加强环境成本内在化管理 | 第91-92页 |
·完善环境成本核算制度 | 第92页 |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 | 第9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七章 提高中国煤电产业链协调性的制度安排 | 第94-102页 |
§7.1 政府介入煤电产业一体化的理论依据 | 第94-95页 |
§7.2 正式制度安排 | 第95-98页 |
·建立完善煤电市场结构 | 第95-96页 |
·适度控制煤电项目开工 | 第96页 |
·促进煤电企业互相参股 | 第96页 |
·加强对运输部门协调管制 | 第96-97页 |
·有效监管煤电一体化企业 | 第97页 |
·提升能源统一管理效率 | 第97页 |
·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 | 第97-98页 |
§7.3 非正式制度安排 | 第98-100页 |
·变路径依赖为路径创新 | 第98页 |
·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 第98页 |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第98-99页 |
·形成良好社会信用体系 | 第99页 |
·增强煤电企业环保意识 | 第99-100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八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 第102-107页 |
§8.1 全文总结 | 第102-105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5页 |
附件1:煤电产业链协调性影响因素调研问卷 | 第115-116页 |
附件2:煤电产业链协调性综合评价调研问卷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