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28页 |
| 1 絮凝剂 | 第14-16页 |
| ·无机絮凝剂 | 第14-15页 |
| ·有机絮凝剂 | 第15页 |
| ·微生物絮凝剂 | 第15-16页 |
| ·复合絮凝剂 | 第16页 |
| 2 改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 | 第16-26页 |
| ·淀粉类高分子絮凝剂 | 第17-18页 |
| ·淀粉醚类絮凝剂 | 第17页 |
| ·淀粉接枝共聚类絮凝剂 | 第17-18页 |
| ·淀粉黄原酸酯类絮凝剂 | 第18页 |
| ·纤维素类高分子絮凝剂 | 第18-21页 |
| ·壳聚糖类高分子絮凝剂 | 第21-25页 |
| ·交联壳聚糖类絮凝剂 | 第21-22页 |
| ·多胺接枝壳聚糖类絮凝剂 | 第22-23页 |
| ·含硫壳聚糖类絮凝剂 | 第23-24页 |
| ·壳聚糖共混类絮凝剂 | 第24-25页 |
| ·魔芋类高分子絮凝剂 | 第25-26页 |
| 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6页 |
| 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 5 课题创新之处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魔芋接枝型黄原酸酯的制备 | 第28-4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 ·主要试剂 | 第28-29页 |
| ·仪器设备 | 第29页 |
|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 ·合成原理 | 第29-30页 |
| ·CKAX的制备方法 | 第30页 |
| ·Cu~(2+)吸附实验 | 第30页 |
| ·浊度去除实验 | 第30-3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8页 |
| ·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31-34页 |
| ·环氧氯丙烷的加入量对CKAX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31-32页 |
| ·CAN的加入量对CKAX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32页 |
| ·KGM/AM的加入量对CKAX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 ·NaOH的加入量对CKAX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33-34页 |
| ·二硫化碳的加入量对CKAX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34页 |
|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4-37页 |
| ·CKAX的稳定性研究 | 第37-38页 |
| 3 讨论 | 第38-40页 |
| 第三章 魔芋接枝型黄原酸酯对Cu~(2+)的吸附及解吸性能研究 | 第40-5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 ·主要试剂 | 第40-41页 |
| ·仪器设备 | 第41页 |
|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 ·吸附试验 | 第41页 |
| ·吸附等温线测定 | 第41-42页 |
| ·解吸试验 | 第42页 |
| ·吸附剂再生试验 | 第4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55页 |
| ·吸附实验 | 第42-52页 |
| ·投药量对Cu~(2+)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 ·阳离子浓度对Cu~(2+)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 ·阴离子浓度对Cu~(2+)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 ·pH值浓度对Cu~(2+)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5页 |
| ·浊度对Cu~(2+)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 ·Cu~(2+)浓度对浊度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 ·对电镀污水的吸附实验 | 第47页 |
| ·CKAX对Cu~(2+)的吸附动力学 | 第47-50页 |
| ·CKAX对Cu~(2+)的吸附等温线 | 第50-52页 |
| ·解吸实验 | 第52-54页 |
| ·解吸液浓度对Cu~(2+)解吸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 ·温度对Cu~(2+)解吸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 ·时间对Cu~(2+)解吸率的影响 | 第54页 |
| ·吸附剂再生实验 | 第54-55页 |
| 3 讨论 | 第55-57页 |
| 第四章 魔芋接枝型黄原酸酯的结构表征 | 第57-6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7-59页 |
| ·原料与试剂 | 第57页 |
| ·仪器设备 | 第57-58页 |
|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8页 |
| ·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 第58页 |
| ·热重分析 | 第58页 |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58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58-59页 |
| ·元素分析 | 第59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9-68页 |
| ·红外图谱分析 | 第59-61页 |
| ·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 第61-62页 |
| ·热重分析 | 第62-63页 |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63-65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65-66页 |
| ·元素分析 | 第66-68页 |
| 3 讨论 | 第68-69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附录一 水质浊度的测定 | 第80-81页 |
| 附录二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