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科学研究工作论文

研究型大学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第一章 导论第7-10页
   ·问题的提出第7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第7-10页
第二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专职科研队伍的必要性第10-16页
   ·大学专职科研人员的界定第10-11页
     ·专职科研人员概念的内涵第10页
     ·专职科研人员概念的外延第10页
     ·大学专职科研队伍与非专职科研人员的身份差异第10-11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专职科研队伍的背景第11-14页
     ·国际背景第11-13页
     ·国内背景第13-14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专职科研队伍的必要性第14-16页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的需要第14-15页
     ·高等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第15页
     ·挖掘高等学校科研潜力的重要手段第15页
     ·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有益探索第15-16页
第三章 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专职科研队伍建设情况第16-26页
   ·科研实力第16-17页
   ·专职科研人员的规模结构第17-19页
     ·专职科研人员规模第18页
     ·专职科研人员结构第18-19页
   ·专职科研人员的任用方式第19-21页
   ·薪酬体系第21-22页
   ·晋升及评价体系第22-23页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专职研究队伍建设的启示第23-26页
第四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专职科研队伍建设情况第26-38页
   ·我国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第26-28页
     ·我国高校人员结构的基本构成第26页
     ·我国高校专职科研队伍建设与研究与发展人员变化情况对比分析第26-28页
   ·部分研究型大学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的探索第28-35页
     ·专职科研队伍的建设及管理模式第28-31页
     ·专职科研人员的待遇保障第31-33页
     ·项目制专职科研人员的晋升及职务评聘第33-35页
   ·基本判断及总结第35-38页
     ·我国大学在专职科研队伍建设过程中借鉴了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先进经验第35-36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专职科研队伍规模与美国高校有明显差距第36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缺乏科研机构支撑第36-37页
     ·我国高校专职科研队伍建设未形成协同发展的态势第37页
     ·现实利益分配机制使得专职科研队伍建设面临诸多困难第37-38页
第五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专职科研队伍建设对策分析第38-51页
   ·存在问题及基本成因第38-41页
   ·对策建议第41-51页
     ·增强高校协同创新能力,建立科研新模式第41-42页
     ·实施人才培养改革,为专职科研队伍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第42-43页
     ·探索校企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使专职科研队伍“真刀真枪”干科研第43-44页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第44-45页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第45-47页
     ·建立合理的人员流转机制第47-48页
     ·加大工资级差,激发教师积极性第48页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吸引人的学术环境第48-49页
     ·多方位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MBA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以天津大学为例
下一篇:创业型经济背景下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研究--以天津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