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白光发光二极管(LED)概述 | 第10-13页 |
| ·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原理 | 第10-11页 |
| ·白光LED的优点和发展前景 | 第11页 |
| ·白光LED的实现方案及技术现状 | 第11-13页 |
| ·LED用红色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蓝光LED芯片激发的红色荧光粉 | 第13-14页 |
| ·近紫外LED芯片激发的红色荧光粉 | 第14-15页 |
| ·Eu~(2+)、Eu~(3+)的能级和激活机理 | 第15-17页 |
| ·硅酸盐磷灰石基发光材料 | 第17-21页 |
| ·磷灰石的结构特点 | 第17-18页 |
| ·硅酸盐的结构特点 | 第18页 |
| ·硅酸盐磷灰石基发光材料 | 第18-19页 |
| ·硅酸盐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9-21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及其意义 | 第21-22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1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2-26页 |
| ·主要原料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 ·主要原料试剂 | 第22页 |
| ·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 ·试样制备与表征 | 第23-26页 |
| ·试样制备 | 第23-24页 |
| ·表征及测试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CaLa_4Si_3O_(13):Eu~(3+)红色荧光粉制备条件优化及助熔剂作用研究 | 第26-34页 |
| ·试样制备 | 第26-2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 ·荧光粉的物相和晶体结构 | 第27-28页 |
| ·荧光光谱特性 | 第28页 |
| ·助熔剂配比和烧成温度 | 第28-29页 |
| ·最佳合成条件 | 第29-31页 |
| ·硼酸的作用 | 第31-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CaLa_4Si_3O_(13):Eu~(3+)红色荧光粉的结构对发光特性的影响规律 | 第34-42页 |
| ·试样制备 | 第34-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0页 |
| ·CaLa_(4-x)Si_3O_(13):Eu_x~(3+)(x=0~1.0)的物相和晶胞参数变化 | 第35-37页 |
| ·CaLa_(4-x)Si_3O_(13):Eu_x~(3+)(x=0~1.0)的发光特性及其规律 | 第37-40页 |
| ·小结 | 第40-42页 |
| 第五章 碱土金属置换对CaLa_4Si_3O_(13):Eu~(3+)结构和发光特性的影响 | 第42-50页 |
| ·试样制备 | 第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9页 |
| ·(Ca_(1-x),Sr_x)La_(3.9)Si_3O_(13):Eu_(0.1)~(3+)的物相和晶胞参数变化 | 第42-44页 |
| ·(Ca_(1-x),Sr_x)La_(3.9)Si_3O_(13):Eu_(0.1)~(3+)的荧光光谱变化 | 第44-46页 |
| ·(Ca_(1-x),Sr_x)La_(3.9)Si_3O_(13):Eu_(0.1)~(3+)的物相和晶胞参数变化 | 第46-48页 |
| ·(Ca_(1-x),Sr_x)La_(3.9)Si_3O_(13):Eu_(0.1)~(3+)的荧光光谱变化 | 第48-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六章 Ca-RE-apatites(RE=La,Y,Gd)荧光粉的结构及产生的新奇发射 | 第50-58页 |
| ·试样制备 | 第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7页 |
| ·Ca-(RE,Eu)-apatites(RE=La,Y,Gd)的物相和晶胞参数变化 | 第50-51页 |
| ·Ca-(RE,Eu)-apatites(RE=La,Y,Gd)的荧光光谱 | 第51-56页 |
| ·Ca-(RE,Eu)-apatites(RE=La,Y,Gd)的发光性能 | 第56-57页 |
| ·小结 | 第57-58页 |
| 结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 致谢 | 第68-70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